阅读历史 |

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第141节(1 / 2)

加入书签

契苾何力意识到两万多唐军也无法镇压在秦川东面崛起的张华,于是向唐玄宗请求增兵,彻底击败张华。

唐玄宗建立的秦川大唐,兵分三路扩张,三线作战,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而到现在,一直被忽视的东线,成为隐患。

唐玄宗只在东线部署2.5万唐军。

唐军实行的是精兵战术,披甲率很高,重甲兵种的比例也到了两成,相当夸张。

这些唐军,抵挡袁术或者刘渊,绰绰有余。

张华吞并袁术、刘渊,整顿两个势力的力量,那么2.5万唐军就捉襟见肘了。

唐玄宗在北线和西线进行扩张,投入的兵力都远远多于东线。

北线,四万唐军围困刘崇、杨业的山镇,收到后方唐玄宗的诏令。

“东线有压力了,陛下要调走一万兵马至东线,只留下你们防守,你们三万人,应该可以困死刘崇和杨业吧?”

“放心,我观刘崇、杨业,粮草坚持不了三个月。三个月后,刘崇、杨业必定投降。”

四万唐军,分出一万人,开始向东线压进。

刘崇、杨业死守的山镇,杨业站在城墙上,俯视下方兵马调动的唐军大营。

“难道大唐其他方向的战线出了问题,因此才会撤掉部分唐军?”

杨业见一向强势的大唐,竟然调走部分兵马,说明唐军其他战线出事了。

不过,城外依然有三万唐军,杨业出战,还是不敌唐军,因此杨业还是只能死守。

除非大唐出现巨大变故,杨业才有机会击败唐军,重新恢复领地。

杨业、刘崇在赌一线生机。

尽管这种可能很低,但也并非完全没有可能。

西线,五万唐军讨伐羌人建立的势力,一员白袍武将冲锋陷阵,屠戮数百羌人,羌人的鲜血染红白色披风。

唐军推进,羌人势力的山谷横尸遍野,唐军旌旗插在羌人的山寨上。

五万唐军,足以推平几十万人口的大势力。

唐军横扫过后,清扫战场,进行补刀,完全不给羌人任何机会。

“三万羌人归降。”

“择其精锐,编入大军。”

十几个唐军武将聚集,因为他们收到了唐玄宗的诏书。

“东线似乎出现了变故,陛下令我们尽快结束西线的战事,前往东线,镇压东线崛起的势力。”

“但此地还有十余万羌人没有归降,这些羌人如果不尽快镇压,将来说不定会养虎为患。”

“这是陛下的命令。来自东线的威胁,远远超过这十几万羌人。”

“那我们退兵吧。”

唐军武将们不敢违背唐玄宗的命令,在焚毁羌人的山寨之后,五万唐军退出山谷,回师长安镇。

在长安镇获得补给之后,他们将会挥师东进,与契苾何力汇合,镇压崛起的张华。

唐玄宗意识到张华在关中拥有八十万人口,在河洛还有六十万人口,成为大唐的边患,必须在张华实力超过大唐之前,进行镇压。

大唐经过新一轮扩张,人口达到两百万。

唐玄宗为了维持自己的霸主地位,必须打压后起之秀。

如果西线五万唐军、北线一万唐军开拨到凤凰镇,那么凤凰镇的唐军数量将会提升至恐怖的八万人。

这是灭国级别的大军。

可见唐玄宗的魄力与决心。

巅峰时期的唐玄宗,不乏开疆扩土的雄心壮志。

而且唐玄宗的眼力很强,抓住了主要的威胁。

西线的五万唐军大将,在离开之前,又扫视了一眼山谷。

山谷还有十几万羌人,这些羌人不灭,终究是一个隐患。

只是天子有令,他不得不率兵东进,否则就是违抗军令。

羌人山谷浓烟滚滚,还不愿意屈服的羌人部落,被唐军彻底破坏,放火烧山。

巅峰时期的唐军讨灭四方蛮夷,东灭高句丽,北灭突厥,又出兵中亚河中地区,与阿拉伯帝国争锋,武将以灭国为荣,甚至出现了明明没有事情,唐军武将主动挑事,硬是灭了别人国家这样的情况。

这些唐军可不是什么善茬。

山谷里的羌人不愿臣服,唐军在击败对方主力之后,又焚毁他们的营地,破坏他们的农田,让其尽可能失去战争潜力,这才退兵。

羌人武将带着残余的羌人从躲藏的山林出现,看到他们好不容易建立的领地被唐军破坏,咬牙切齿,对唐军恨之入骨。

只是唐军的强大让他们感受到无力。

之前的大战,他统帅四万羌人军团,与五万唐军在山地地形交战,本来以为擅长山地作战的羌人战士可以凭借地利击败唐军,结果唐军阵亡三千人,羌人战士被斩一万五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