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第312节(1 / 2)

加入书签

东汉联军横扫河北之地,无数诸侯被东汉联军扫灭,即使孙策的气焰,也遭到东汉联军压制。

袁绍,本身就是东汉的臣子,毫无心理负担,投靠东汉军,成为东汉军南下的大将。

“连营百里,何其强盛。若是光武帝亲至,我等也只能俯首称臣,毫无胜算。”

周瑜羽扇纶巾,雄姿英发,却认为难以匹敌光武帝刘秀。

光武帝刘秀乃是气运之子,除非在长江与周瑜决战,周瑜才有胜算。

但这里是北方,周瑜的优势难以发挥。

袁绍在颜良、文丑两员猛将的保护下,来到城下,劝降孙策:“孙伯符,你我皆是汉末之臣,为何不打开城门,献城投降?莫非要等到陛下御驾亲征,被陛下诛杀,才善罢甘休?”

孙策脸色阴晴不定。

对于袁绍、耿弇背后的领主,孙策也认为难以抗衡。

不过孙策也找到靠山,未必怕了袁绍。

更何况,孙策也是一个高傲之人。

耿弇被称为东汉小韩信,而孙策好歹也是江东小霸王!

东汉的韩信与项羽,在朝歌城再次交战。

孙策呵斥:“除非陛下亲征,我再臣服,但你袁绍不行!”

“找死!”

袁绍见孙策轻视自己,不由勃然大怒。

在没有获得云台二十八将相助之前,袁绍确实被孙策击败了。

袁绍败于曹操、孙策等同一个朝代的枭雄,深感颜面无存。

“不必因此恼火,围困此城,分兵占领河内各镇,不出半年,无论孙策是否出城,必败无疑。”

耿弇以大军围困孙策,与此同时,分遣武将,出兵攻取孙策势力其他城镇,吞并孙策的人口,孤立朝歌城。

黄河以北的河阳城,诸葛恪、吕范奉命带兵2万坚守这座城池。

孙策想要获得张华的援军,必守河阳城。

河阳城位于黄河以北,是河洛进入河内的必经之地。

如果这座城池失守,那么张华出兵相救孙策,难度更大。

诸葛恪临危受命,不敢怠慢,清野坚壁,同时将水师部署在河中沙洲。

“主公如此重视我,不能丢了父亲和叔父的名声。”

诸葛恪倍感压力。

他是诸葛瑾之子,还有诸葛亮这样赫赫有名的叔父,因此诸葛恪也希望能出人头地,扬名立万。

沮授、田丰也知道河阳城的重要性,向袁绍建议分兵攻克河阳城。

于是袁绍、耿弇各派一支兵马,绕过朝歌城,攻打河阳城。

在河阳城对面就是夏城。

河内遭到东汉联军大举进攻,收到消息的夏城,人心惶惶,多次向范仲淹告急。

如果河内各座城池被东汉联军攻克,袁绍、耿弇很有可能会携带胜利之威,直接渡河,进攻夏城,扫荡河洛。

“你领水师,支援河阳城。”

范仲淹占据荥阳,令张煌言率领夏军水师,前去支援河阳城的诸葛恪。

范仲淹不怎么放心。

诸葛恪容易自傲,万一东汉联军一个挑拨,诱使诸葛恪出城迎战,那么诸葛恪必败无疑。

范仲淹清楚诸葛恪的弱点,于是派出援军,放缓对努尔哈赤势力的攻略速度,将重点变为河北之地。

“光武帝和云台二十八将,可不是什么容易对付的敌手。但主公在我危难之际收留我,岂能知恩不报?”

张煌言这段时间确实在孟津训练了一支南明水师,倒是可以支援到位于河阳城的诸葛恪。

“我与张苍水同往,你守住荥阳城。”

李绩认为张煌言还无法救下河阳城,于是决定亲自前往。

东汉联军大举进攻朝歌城、河阳城,引起中原地区动荡,各个诸侯的战略都因此调整,大量兵马向朝歌城、河阳城聚集。

袁绍的前锋,已绕过朝歌城,饮马黄河!

袁绍派出袁谭,耿弇派出臧宫,合力攻拔河阳城。

四万东汉联军兵临河阳城,臧宫令人树立千面旗帜,登山鼓噪,气势如虹!

臧宫也是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武勇与马武齐名,鸣剑抵掌,驰志伊吾!

东汉二十万大军南下,摧枯拉朽,孙策势力各座城镇望风而降,只剩下朝歌、河阳两座城池,处境艰难。

东汉大军背后的领主是光武帝刘秀,传说中的位面之子,汉朝以后的文臣武将、平头百姓,都听说过光武帝的名声,不敢与东汉大军为敌,纷纷投降。

只有孙策这种枭雄敢正面抵御东汉大军的兵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