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第313节(2 / 2)

加入书签

“将军,营地告急!”

“可恶!”

臧宫正要杀败诸葛恪,得知营地遭到对方水师袭击,不得不带兵退回。

夏城,最早跟随张华的刘齐苏与夏城的官吏前来迎接一个大人物。

张华进军关中以来,少有返回夏城,而如今,随着张华逐渐将重心放至关东,张华难得回到夏城。

“刘老最近可好?”

张华见到最早一批跟随自己的老臣子,有几分感慨。

“唉,人老了,腿脚也不利索了,如今见到主公,不知为何,又精神了几分。”

刘齐苏不露痕迹地吹捧张华。

如果不是跟着张华,他一个明末的穷酸老秀才,不可能做到现在的位置。

“东汉军在黄河以北攻城略地,但只要有我在此,东汉军,不可越过黄河半步。”

张华安抚人心。

光武帝刘秀在河北攻城略地,导致河洛地区人心震动,有些官吏甚至暗中与刘秀势力通信,以确保即使将来刘秀势力南下,河洛沦陷,他们依然可以保持自己的地位。

毕竟,光武帝刘秀在后世的名声过于响亮,现在又占据河北之地,兵马数十万,所到之处,无坚不摧,河洛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如果孙策势力灭亡的话,东汉军渡过黄河,就能兵临城下,也难怪一些官吏会私底下与刘秀势力联系。

官渡之战,曹操最艰难的时候,手底下一群大臣对曹操不看好,也是暗中向袁绍写信,眉来眼去。

取胜之后,曹操令人焚毁这些暗中联系袁绍的书信,至于曹操到底有没有查看到底是哪些大臣曾经向袁绍示好,那就不得而知了。

张华也不需要如何,只要击败刘秀,这一部分不安分的大臣,又会重新安心,曹操已经给了张华答案。

大部分人都是墙头草,谁赢,就跟谁混,这是人性。

真正生死相随的武将,才是心腹。

“那可是光武帝刘秀,请主公务必要小心为上。”

刘齐苏对此战也很担心。

光武帝刘秀可以说是这个世界综合能力最强的几个人之一,而且名声显赫,难怪刘齐苏这样后世的秀才会如此担心。

“刘老不必操心,我们后人未必一定弱于前人,没有必要妄自菲薄。”

张华这里也有历朝历代的武将,其中一些人朝代比刘秀还要久远。

刘齐苏激动地说道:“我相信主公定能化险为夷。”

“你们看好夏城,待我前去破敌。”

张华似乎在说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

虽然光武帝是张华遇到过的最强大的敌人,但张华也经历过几年磨砺,也算是有些心得了。

夏城众人见张华似乎胸有成竹,暗暗吃惊,一些心怀二志的臣子,在不经意间,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张华越是表现得胸有成竹,越是可以安抚人心。

张华准备前往孟津,然后渡过黄河,支援孙策,将孙策的领地作为双方交战的战场,无论胜败,对张华自己的领地影响最小。

锦衣卫朱骥进入张华的营帐:“主公,刘秀已经派人接触冯异、马武,是否要派人接管二人的兵权,以防不测?”

张华脸色阴晴不定,最终还是做出决定:“信任这种东西,不容易建立,但崩塌,只要一念之间。不必接管他们的兵马,只要他们不离开陈仓,说明没有反意。”

“是。”

朱骥又退回黑暗中。

锦衣卫很少正大光明出现,只有朱骥经常抛头露面,而下方的百户、千户就是真正的锦衣夜行了。

冯异、马武也是云台二十八将,他们还是云台二十八将之中的佼佼者。

还好他们没有被刘秀召回,否则真正的云台二十八将云集,一番群殴之下,张华也说不定双拳难敌四手。

夏军在孟津集结,而张煌言与吕据联手,已经在黄河上架设好了浮桥,以待张华的夏军主力到来,可以立即渡过黄河,支援河阳城。

“明公!”

张煌言带着吕据来见张华。

“你们做的很好。你就是吕范之子吕据?颇有汝父之风。”

“传说中,刘秀乃是位面之子,古华夏的大魔导师,此次倒是要领教一二。”

张华认为光武帝刘秀的威胁,还在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之上。

刘秀和拓跋焘都是武帝。

谥号被评为“武”的皇帝,都不是什么简单角色,要么自己用兵如神,要么有几个厉害的打手开疆拓土,比如汉武帝就有很强的战略观,还有卫青、霍去病两个骑兵战术大师。

与汉武帝不同,刘秀、拓跋焘两个武皇帝,都是亲自带兵的皇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