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5节(1 / 2)

加入书签

三皇子当即气得就要叫人打他,可话还没出口,就见到这长得贼白贼好看的少年郎君右臂上挂了一圈黑布。

黑布上还别了一朵小白花。

“原来是家里有人过世了呀。”

三皇子想。

那不大的心眼子突然放开了,心想,一只蛐蛐儿而已,就不和他计较了。

于是放了句狠话,就领着人浩浩荡荡走了。

再后来,三皇子才知道,今天这街市上碰到的少年郎就是镇国大将军的儿子。

镇国大将军的妻子在前几日死了--这事三皇子也知道,他还记得,当时他父皇还下过旨的,让大太监领着人去颁旨的。

此后又有了几次交集。

一来二去就熟悉了,三皇子自己也知道自己不是个特别好的东西,可不知道为什么,这满京盛誉的沈朝玉愣是没嫌弃他,两人偶尔还会在一起吃个饭,喝个小酒。

所以,三皇子对沈朝玉家中的情况,是有些了解的。

俗话说人走茶凉,将军府茶凉没凉他是不知道,只知道大将军在前妻死后不到半年,又续娶了。

续娶的那位身份不高,是个农妇,三皇子生怕沈朝玉吃亏,还特意去探了虚实,发现那只不过是个普通的农妇,大字不识几个,长得一般,身体还因为常年操持农事带了点粗壮--三皇子是不太明白大将军怎么就看上她了,不过念在这农妇性情柔顺,进门后对沈朝玉毕恭毕敬,不摆什么母亲的架子,也就不管了。

而在褚家的别庄,褚莲音也正和江蓠说起这桩事。

“沈朝玉的阿娘去世了?”

江蓠愣在那。

她还记得晋阳府上那个温柔婉约的女子。江蓠的阿娘在她出生时就因难产去世了,她所有关于阿娘的想象都来自阿爹的复述。可当她第一回 在晋阳府见到沈朝玉的阿娘时就觉得,如果她阿娘还活在这世上,一定也是这样的。

她会有水一样的温柔,还会有阳光一样的温暖。

晋阳府的女人都是天生大嗓门,追着自家汉子跑时偶尔还会抡着刀,身上天然带了边关的那种劲。

而沈朝玉的阿娘就不同,她就像是水做的,说话时细声细气,做事时有条不紊,从不与人争辩,也从不苛待下人,江蓠就没见过比她更有礼貌的人。

印象里有一回,她追在沈朝玉身后,沈朝玉嫌她麻烦,施展轻功跑走了。

她追之不及,摔了一跤,将军府的后院有个演武场,演武场上列了个兵器架,她就摔在那兵器架旁,额头磕到架子的横梁,当场就起了个包。

边关长大的孩子哪里会在意这些,何况江蓠是个没娘的,拍拍腿就要起来,谁知面前蹲下一个穿着白裙的女子,问她:“痛不痛。”

那女子也穿了一身白,身上的白裙比她阿爹带回来那条还要好看,裙摆上用银丝绣线绣着她从未见过的花纹,眼睛比天上的银丝绣还要亮。

她问她“痛不痛”,还用那块干净到看不到一点尘土的手帕替她擦脸。

那是江蓠第一次感觉到阿娘的温度。

香的,软的,暖的。

她想,如果她阿娘还在,一定也是这样,会替她用手帕擦脸,会替她拍身上的土,会温柔地问她,疼不疼。

之后,她就被沈朝玉的阿娘牵着手带进了院子,她替她换了一身干净的衣裳,梳了个漂亮的头发,而后,送到了她家院子。

江蓠现在还记得那时牵着她手的温度,记得当时阳光穿过树叶落到脸上的微烫。

后来再想,她追着沈朝玉跑的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他的阿娘。

如果她嫁给他,她也就能叫那个会给她擦脸、梳辫子的女人叫阿娘了。

可惜,沈朝玉不喜欢她。

“什么时候过世的?”

江蓠茫然地问。

“好像是从晋阳回来?反正没多久就去了。”

若是这样的话,沈朝玉当时多大?

十一,还是十二?

江蓠努力地推算了下,却发现推算不清。

但她还记得,有几回跟着阿爹去将军府,看到那温婉的女子与英俊的小儿郎坐在院子里一块温书的场景,当时阳光正好,书声朗朗,女子脸上的笑温柔似水。

而现在那温柔的阿娘没有了。

江蓠突然不知什么滋味,一别经年,原来他早早便有了变故,而不单是自己。

“想什么呢,都过去那么久了,”褚莲音道,“沈朝玉现在挺好的,还有个弟弟。”

正说着话,央翠推门进来,说未来姑爷派人送来两盅绿豆汤,和一碟金丝蕊糕。

她脸上带了点喜意道:“再叫外面那帮人说咱未来姑爷不贴心,不贴心,你瞧,连金丝蕊糕都送来了…”

褚莲音“哦”了声,站起:“金丝蕊糕?当真?”

“自然是真。”央翠笑着道,“青竹亲自送来的,哪里会有假。”

“快快快!呈上来,这可是稀罕物,我可从没吃到过呢!”

“这就给您送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