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1 / 2)
瞧瞧这语气酸的。
又道:“什么相谈甚欢,一定是孙亦谦那小子使了什么手段,不行,我得找他算账去!”
阿祈头疼,狠狠瞪了传信人一眼——瞧瞧,你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不知道他们家大郎君是个醋坛子嘛!
哎,这下可好,醋坛打翻,大家都得酸死。
阿祈一边忙着劝说安抚,一边暗自叹着:这日子又平静不了喽!
※※※※※※※※※※※※※※※※※※※※
三七:等等,说好的君子远庖厨呢!
怀远:三七兄弟啊,哥哥不是跟你说过嘛——习惯就好!
仆人:三郎君和孙大郎关系可好嘞,一起喝奶茶,摘野菜,还一起下厨房,赏花赏,聊诗词歌赋……
谢文清: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
第23章
翌日清早。
弟控一怒, 出关,上拜帖。
谢王氏目送谢文清远去的身影, 有些担忧道:“你大哥这模样, 我瞧着怎么这么硌得慌,倒不像拜访的,整一寻仇杀人似的。”
可不就是寻仇去嘛——还是夺弟的大仇呢!
谢年华知道内情, 心里亦不爽孙亦谦, 什么苦菜扣肉,她都没吃着, 凭啥便宜了外人。
昨夜她听闻孙亦谦上山之事, 便特意派人去细细了解了一番。结果越了解越气, 那何止是一锅扣肉, 还有什么一起煮奶茶, 一起摘野菜, 一起下厨房,还赏花赏景,聊诗词歌赋, 一人一口“贤弟”, 一人一句“亦谦兄”!
是可忍孰不可忍, 谢年华昨夜便想快马执鞭, 直接去踹孙家的大门。
奈何她一幅百花争艳图绣了这么些时日, 依然连一朵完整的花都没绣好。
昨夜她爬窗偷跑, 结果还未出小院便被门房给逼了回去——那一句“主母有令”, 纵然她胆大包天,依然不敢强行突围。
看了眼谢王氏手上新鲜出炉的“谢氏家谱”,谢年华十分肯定他哥昨晚也得了消息, 而且还通宵熬夜, 将这本家谱赶抄了出来。不然按照她前天窥见的进度,怎么也要再等三四天才能全部罚抄完。
“大哥最大软肋果然是三郎,这狠劲,我亦不如也!” 谢年华不禁感叹。
不过,“孙亦谦这家伙,从小就被送到都城,由孙老爷子启蒙,嗯!”
孙家嫡系的那位老爷子,在文坛名声并不大,但在都城的政坛却是出了名的老狐狸,手段那是相当了得。
孙家作为琅琊四大家之一,论底蕴不及唐家,论资产不及赫连家,但他们在政治上的影响却是另外两家望尘莫及的,特别是那位孙老先生在任期间,更是将触手伸到了军事管辖中。
老狐狸亲手教出来的孙子,想想也不是个易于对付的。
谢年华担忧道:“但愿大哥上去只是文斗,论学问,孙亦谦十有八九不是对手,但要是被绕进阴沟里,那可就没什么戏咯。”
谢氏嫡系一脉,政治才华卓越的是谢齐这一支,已故的谢闵走的则是从军从武的军功路线。
而家主谢朗则专注学问,文坛名声显赫,时下九大名士中依然是最为年轻的一位。但论政治,那就是半桶水的水平,没有家族做后盾,估计一辈子都只能在政权外围徘徊的命。
好在,谢朗本人亦无心政坛,一心从文,坚守本家。
子肖父,谢文清同谢朗一脉相承,只适合混文坛,至于政治才华,估计这水平连半桶都没有。
“啧啧啧,总觉得大哥靠不住,该死的百花争艳,该死的刺绣,哎!”出不了门,她什么都做不了啊。
“你不回房,在这里嘀嘀咕咕想什么呢?”谢王氏转身正欲回宅,却见自家闺女低着头,自言自语的也不知打什么坏主意。
作为母亲,她总觉自家儿子和闺女这性子莫不是生反了。
——儿子太静,整日就知道做学问,女儿太闹,一天到晚尽想着闹腾。
总之,这两人啊,都让她操心的紧。
谢王氏盯着自家闺女,十分警惕,“你大哥都给我老老实实抄完了家谱,你也得绣完了屏风才能出去。”
为提防她使坏,谢王氏招呼几位嬷嬷,“把二姑娘给我送房里去。”
谢年华只觉自己实在太冤,六月飞雪的冤,“娘,您讲点道理,就女儿那一手女红,一辈子都绣不完那屏风的。”
这还挺有自知之明,奈何死性不改。
谢王氏没好气道:“不是叫绣娘手把手教你了嘛,一边绣一边学,总会好的。”
欲哭无泪,谢年华都想跪求放过了。
“娘!您不就是帮着三郎报复我的嘛,可我坑来的青梅酒,陈酿全让爹拿去炫耀了,新酿大半进了您的私窖,看在女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您就放我一马吧!”
谢王氏向来好酒,年轻时亦是王家赫赫有名的女中豪杰,一手鞭子舞得比谢年华都好。
不过自从生儿育女后,性子收敛不少,走起了“慈母”路线,当然成功与否,那就见仁见智了。
慢步上前,整了整自家闺女的衣领,谢王氏言语温和,面带浅笑,“年华啊,你刚说什么,娘年纪大了,没听清楚。”
谢年华咽了咽口水,脚不自觉得往后退了两步,颤音道:“没…没什么,娘,女儿这就回房绣图去。”
——娘呀,真的好可怕!
目送自家闺女落荒而逃的背影,谢王氏眨了眨眼,问侍女们道:“你说这孩子一惊一乍的,这是干吗呢,为娘我还能吃了她不成,真是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