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8节(1 / 2)

加入书签

跟来南巡的后宫们此时都有些坐不住了,五公主受宠是众人都知晓的事实,但后妃之女破格封为固伦公主在本朝却从未有过。

而且外人不知道,宫内却早有风声,这五公主的额附已经快定了是佟家的长孙。一个连外抚蒙古的辛苦都不用受的公主要顶上固伦公主的头衔,这屏风后的不少人心里的酸味怎么也压不下去。

此时,皇太后和德妃的神色都极其凝重,尤其是德妃,她称病多年甚少出来走动,这次南巡也极少像宜妃等人般紧跟御前。

今日会来,原本就是因为巴拜特穆尔的出现而心头有些不安,在看到舜安彦的那刻,她当机立断叫贴身宫女去找元衿,还把自己的帷帽也给送了出去,没想到元衿这丫头还是惹了是非。

她往外瞧了眼,除了那个在和亲阿玛撒娇的女儿外,还有个杵在那儿的舜安彦。

不知道这个傻孩子明不明白,皇帝说要给元衿固伦公主,就意味着同时要赐婚了。

只听康熙接着说:“你自小在太后膝下抄录过多少郡王所写经文,你难道不记得了?太后潜心礼佛,这些年来,神童受法王指点抄写的佛经敬献入宫者,朕尽数献于太后,而那些佛经哪一本你没跟着看过?抄过?你啊,说到底,还得叫郡王一声师父不是?”

康熙这话说得极为高明,一是说清了巴拜特穆尔的师承渊源,二是说明了公主为何通晓佛法,三是对太后向佛再次宣扬,四则是暗戳戳地说自己孝顺。

再加上巴拜特穆尔刚才寥寥数语自述往事,众人瞬间脑补出了个神童写佛经、皇帝献太后、太后传公主、公主有天赋的大戏。

有好事者这时甚至说出了“缘分”这两字。

德妃揉了揉太阳穴,然后看向了太后。

太后此时比德妃更无奈,刚才她让赵进寿送出去的茶汤是受舜安彦之托送的,为的就是把住持换下来,好让舜安彦和巴拜特穆尔辩经。

俗话说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太后对元衿去福君庙和找舜安彦的事向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小孩子养在膝下,有些心思孩子不说,她这个做长辈的总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所以舜安彦让胤祺递话来求,她立马就答应了下来,成功把住持弄走,想把场子留给舜安彦。

结果元衿竟然自己杀了出来。

太后那双饱经风霜的眼眸在和德妃对视一下后,立即就闪现出了然的光芒,两人同时达成了一致;在元衿和康熙之中任何一人说出更多话前,把元衿带走,让康熙闭嘴。

“啊哟!”

太后突然扶住腰喊了起来。

“皇祖母,皇祖母,您怎么了?”五阿哥胤祺最先扶住了老人家。

康熙识得出皇太后的声音,立刻在前面回头问:“这是怎么了?”

梁九功急匆匆往屏风后去探问,接着抹着汗出来回禀:“万岁爷,太后有些不适,似乎是闪着腰了……”

“还不快快扶下去喊太医!”

在康熙疾声吩咐的同时,皇子们也纷纷向屏风后发出慰问,与此同时,一直站在元衿身边的秋华在骚乱中收到了屏风后来自德妃的眼神。

作为跟着德妃几十年的老人,秋华心领神会,立即挽住了元衿的胳膊,以外松实紧的姿态钳制住了她。

“公主,您快和奴才一起去瞧瞧太后吧。”

元衿瞧了瞧自己被锁死的胳膊,毫无选择地耸了耸肩膀,“当然,当然,秋嬷嬷,我们快去吧。”

同时,她越过人群看向了舜安彦,不顾众人的诧异高喊了声:“舜安彦,和我一起去看皇祖母。”

秋华愣住了,这一声非同小可,几乎是元衿自己在公开说:快看,这个陌生男子和我有关。

这在礼教森严的江南,是在犯大忌。

胤禛的反应比秋华更快,他从皇子中抢先一步出来,冲到元衿身边低声问:“干什么呢!”

“没干什么,避嫌。”

“什么避嫌?”

舜安彦走近元衿身边时听到她说:“避我和郡王有缘分这个嫌疑。”

胤禛低吼:“那你怎么不和这厮避嫌了?”

“避什么避,他不用避,是吧,舜安彦?”

舜安彦点了点头,躬身比了个请的手势。

“公主,我们快走吧,太后对公主与奴才关爱至极,我们这时不在她膝下,岂非不孝?”

大报恩寺重修为工部及内务府出资修建,再加上南巡大事,早已准备好了上等厢房供皇家休息。

元衿领着舜安彦去问安时,梁之惠带着药箱刚从里面走出来,乌嬷嬷亲自跟着,递上了一枚荷包:“梁太医辛苦了,老奴会照您的吩咐让太后安心静养。”

梁之惠照旧是那风轻云淡的良医模样,但其实对俗世该给的功利不会随意推拒。

他接过荷包后给乌嬷嬷行了个大礼,转身看到元衿和舜安彦时,掀起袍子准备行礼。

元衿抬手说:“梁太医免礼。”

舜安彦也跟着在后面点了点头。

梁之惠浅浅地笑了下,被元衿捕捉到。“梁太医?”

“五公主?”他提着药箱侧过身来笑着应答,笑容之下,含着一点轻浅又了然的味道。

“皇祖母一切可好?”

“五公主放心,只是一点小伤,养的好的提前下,自然会好。”

“养的好的前提?”

“回五公主的话,宫人伺候的精心,公主又有孝心,太后娘娘自然会快快痊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