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节(1 / 2)

加入书签

说着她眉间又隐现一抹愁绪,“夫主所思甚多,为太子筹谋,为女儿寻医,偏这两桩都不好办,我此时才后悔了我从前的高傲,若是闺中结交多几位小娘子,也不用事事都要托娘家人去问了。”

青骊替她不平,“哪是夫人高傲,原来金陵的世家女子,哪一个不是飞扬跋扈,夫人那些年受过的奚落可不是因您高傲。”

“也不是个个都奚落我,虞氏有几个妹妹也和善温柔的,我还记得和慧妹妹,只是她婚后便随夫婿回了吴郡,说起来倒是有四五年不曾见过了。”

“倒是忘了跟夫人说,今日三夫人说四娘也回金陵了。”青骊急忙道,“说是虞六娘到了择婿的年纪,四娘放心不下这妹妹,便自吴郡赶了回来。”

顾媗娥惊喜不已,青骊见了便提议道:“新婚已过近一月,夫人也该独自宴客了,不若挑个日子作个宴,邀几位娘子夫人过来,正好九娘跟十四娘也要久居此地的,结交几个友人也好闲时解闷。”

她一下子犹豫起来,“会不会惊扰了九娘?还是等我问过夫主之后,询了她的意思再行事。”

“还是夫人想得周全,若是得成,不如就在端午那日……”

等到晚间楚崧归来,用罢晚膳,两人在院中纳凉时顾媗娥便说了此事,他乘着烛火色听她声音娓娓,也生出些感激来,牵着她在廊上一张小几前坐下,“明璋在长安时并无交好的小娘子,你看她现下瞧着康健,实则还是要精心呵护着,还是多谢你为她这样着想。”

顾媗娥每每与他独处时便格外心安,此时便也微微靠在他肩上,瞧着天边那一刀月,“妾是明璋跟衿娘的继母,继母也是母,总要担起做母亲的责任,这事不值当夫主的谢。”

楚崧拢着她的手,心中宽慰,却是顾虑良多,叹道:“衿娘爱热闹,她是求之不得,明璋,实则也是爱热闹的,却最凑不得热闹,人多了我怕她气闷,吵了我怕她头疼,更怕有人说话气着她了叫她卧床,这些在她小时候,都是偶有发生的,媗娥,你这份心意实在是好的,可是明璋,是我珍惜爱护着,才让她小心翼翼地长大了,她最是不能往热闹堆里扎的。”

顾媗娥轻抚着他的背,轻喃着,“夫主,妾明白的。”

楚崧受到她安抚牵唇一笑,说起旧事,“陛下有位八公主,小时候跟明璋也常一处玩耍,有一次明璋在午睡,她为了逗她拿着一节柳枝去她鼻尖挠痒,那柳枝上却还残了一丝柳絮,被明璋吸入,那回连陛下都惊动了,两个孩子也由此生分。所以对明璋来说,一切玩乐都只是锦上添花,交好与否也都不重要。”

他也实在体贴,不想顾媗娥失望,“你若有交好的,尽管请来府中做客,爱做些什么游戏玩乐也只管玩,若怕明璋孤寂,叫她在一旁瞧着便是,只不能叫她也去玩,骑马、射箭、投壶,这些她都爱看。”

顾媗娥倚着他宽厚的肩,一时竟不知如何言表,只顺着答了几句,侧头看到他坚毅的眉眼,她乍然想着,这世上的轩昂丈夫莫不过如此了,袖中一览,只是清风明月,肩上一挑,大的是山河家国,小的是一方庭院。

第18章 、宴会(一)

五月的金陵泛着潮暖之气,到了端午,城中渐也热闹了起来,楚府终于还是迎来了一场宴会。

顾媗娥的请帖刚送回顾氏,正巧顾妙娘与其余几家的小娘子在玩耍,便都要吵吵嚷嚷一并来此做客,楚崧得知顾媗娥要拒绝时忙拦了下来,直说断没有因着楚姜不能凑热闹便不许她聚宴之理,适时不叫人扰着楚姜便是。

楚姜得知此事也劝继母不该只为她思虑,说新妇本就该在热闹堆里,不能因她爱清净便叫府中孤寂冷清下来。

这宴会不知怎地又流传开来,传到了刘呈耳中去,顾媗娥跟楚崧略一合计,便索性操办了个端午游夏宴。

端午这日顾媗娥起了个大早,听门房报说有客人上门来,便带了楚衿去前堂迎客,心中还担心楚姜,交代青骊道:“今日还是以九娘那里的要求为先,一丝一毫也不能疏忽了她去。”

楚衿歪着脑袋笑起来,“九姐姐便知道母亲会这样吩咐,跟我说了今日母亲不必忧心她,若是母亲族中长辈或是您交好的姐妹来了,姐姐说她也要来拜见的。”

她心中一暖,“你九姐姐这样懂事,倒是让我惭愧了。”

楚衿牵着她的手晃晃,笑吟吟道:“九姐姐说,人之来往结交,只看真心换真心,母亲为姐姐考虑,姐姐自要为母亲考虑。”

她哪里料到能从这小孩子口中听到这样的话,眼睛一热,忙别了脸去,青骊便上前一步扶住她,“夫人,前头郎主带着三郎跟六郎在等着呢,客人到了,若没有主母招待可不成。”

她用绢帕在眼尾摁了摁,又才牵着楚衿向前堂走去,楚衿小脸上满是不解,咬着唇想了一好会儿才明白她为什么有哭意,原来九姐姐对她好,就值得她哭么?

她仰头看了美丽温柔的继母一眼,便暗想往后不能再她面前惹她伤心了,这样好的继母,还带她回顾氏看了那锦毛老虎,万不能惹她落泪的。

楚氏来客不可谓不多,陆氏、虞氏跟其余望族家中稍有体面的郎君、女眷都不可避免要来凑一场热闹,还有城中诸多有名望的儒生……

楚衿才见了几家来客,光是施礼问候便觉累了,等到来客暂缓才跟兄长们抱怨,“九姐姐不来才是最好,这些人怎地什么都要拉住问一句?”

楚晔牵她去坐下,笑道:“问你是喜欢你,你九姐姐不来,你正好连带她的那一份一并做了。”

话音刚落,婢子又迎了几位客人进来,顾媗娥一见娘家人便上前了几步,楚崧也紧随其后,这却是楚晔第一次拜见顾氏长辈,见到年华光景不过四十的顾大夫人,他忍下心中异样,待双亲拜见过了便携弟妹作揖拜道:“三郎见过外祖母、见过诸位叔外祖父、叔外祖母,见过诸位舅舅、诸位姨母。”

顾氏族人也都识趣,哪能于此说笑他,都是笑着应下,含糊略过他跟楚郁去,只叫楚衿说话,便连惯来活泼的顾妙娘,听到那声“姨母”时即便怪异,也不曾开口说些什么。

楚晔对顾氏诸人也由此生了些好感来,拉着楚郁后退,只默默听几人寒暄,心道父亲这婚事,目前看来,倒是没有什么妨碍的,起码他兄妹几人都极为满意。

这里说着话,虞氏也来人了,一个中年男子在前,携了数位家眷进来堂前,这男子正是虞氏的当家族长,一入堂中便与楚崧好一番交谈,留家眷在侧,又等互相见了礼,却听到虞氏一位夫人问道:“不是说还有个大的女儿,怎未曾见到?”

楚崧身形一顿,笑着回身来,“我那女儿体弱,稍有热闹便会伤神动气,特叫她不来的。”

他自从来了金陵,可从来没有在人前有过半分失仪或张扬之举,这番话却实在冷硬,来客皆惊诧,堂上顿时静了下来。

虞氏那位夫人神情霎时难堪,半响才收拾好面上的情绪,又显露了几分狂态,眼皮子一翻就拉着顾媗娥道:“太傅实在疼爱女儿呢!”

顾媗娥也浅笑着退后一步,松开她的手,“那孩子我也疼爱异常。”

“再疼爱也不能由着性子来呀!”

虞氏诸人竟也由着她说话,连虞族长也一脸好整以暇的笑。

“哪有外祖、舅舅们来了不亲来拜见的道理,这样的女儿,可不好择婿的,楚太傅要是真爱女儿,便该管得严些。”这夫人妆容寡淡,面容瞧着也是个恬淡的,偏偏两片嘴皮子上下一碰,便是满屋子的噪声。

顾三夫人看顾媗娥手上攥着帕子,手背隐隐冒了青筋,便拉了她的手,对那夫人笑道:“九娘的亲外祖是弘农杨氏,亲舅舅是执掌三十万大军的大将军,我们于她虽也是极为亲近之人,但是早已事先约定了,她不爱见到闲杂之人便不要来堂前见客,我们自会闲下另聚,此为家事,便用不着八夫人来指点了。”

楚晔跟楚郁对视一眼,不妨这顾氏族长夫人竟是这样通达的人,心中又对顾氏生了些好感,倒是好奇这虞氏是大夫人的娘家,为何她与虞氏诸人瞧着这样生分?

楚崧闻言也是一笑,对那虞八夫人道:“原是八夫人,久仰,想来是夫人原来久居故国皇城中,并不知长安风俗,我家九娘择婿这事,可不是旁人挑她,别说她是不爱见人了,她便是见不得山见不得水我也会想法子给她移山搬水,择婿也不用您多操心,世上男子若是做不到我这般的,我也不放心将女儿嫁给他了,夫人您说呢?”

虞八夫人脸一白,转头看向族人们,见他们都似置若罔闻,便知自己不过又丢了一回脸,强撑着说了句“太傅言之有理。”

楚崧笑容未减,唤来婢子请他们一行去宴上,虞氏族长此时才似反应过来,笑口称“失礼失礼”退了去,等他们一去,顾大夫人便向楚崧道:“未想今日她也来了,这位南丰公主……”

她说着忙改了口,“八夫人说话最是没有遮拦,虞氏从前也顾及她身份不加约束,如今即便……齐朝皇室不存,对她亦是放纵的。”

楚崧却明白虞氏纵八夫人如此行事,不过是为了跟自己抛开牵扯,自他与顾氏联姻之后虞陆两族便显露急态了,眼下看来还算镇等,他却明白他们的目标是太子,应是怕与自己来往多了,往后也要像顾氏一般通过自己才能跟太子搭上关系。

楚衿却是神色怪异地看着虞氏族中一个垂眉默言的少女,等他们离开正堂才从去扯着楚晔的衣袖轻声问:“三哥,那一个姐姐,打扮跟像长姐一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