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3节(1 / 2)

加入书签

方晏翻墙入苑,一眼凋零,他只驻足片刻,便顺着覆满白雪的小道走了进去。

未久,他在一座荒弃的亭子旁停了下来,那里盛放着凌寒的老梅。

他撕下一角衣袖,小心地擦掉梅枝上的落雪,仍在下雪,这动作便十分徒劳,但他做得很恭敬。

他小心擦拭着,半晌才低语道:“母亲,近日金陵的雪很大。”

梅花自然不会回答他,一阵风来,倒是吹落几瓣在雪地里。

他将这当作了回应,微微笑了笑,“母亲,我打算要到长安去了,有些远,您应当不会怪我走这么远吧,当初您是让我远走的,叫我走得越远越好,那时候我没有听话,缠着师傅留在了金陵,这回我该听话了。”

雪飘在他眉间,疏落了他忧戚的眼神。

梅枝上又堆起点点的白,他彷佛闲不得一般,又扯了一片袖角去擦拭,一面絮絮道:“母亲金陵的事,春来前便能解决了,我欲从水道去长安,该是明年春时,江上春景正好。”

他说着突然想到什么,笑道:“母亲,长安来了个楚三郎,很会作赋,写过一篇《春江赋》极为动人,您好文辞,我念给您听听吧。”

他信口低声诵咏,末了又道:“他们北人很有趣,有的性情辽阔,有的却十分小气,师傅收治了一个小娘子,便是这楚三郎的妹妹,倒是恼我几回了,母亲,我……”

他语气渐渐低落,犹疑道:“母亲,我本来答应了她不会伤害到徐西屏的家人,但是我失信了,她或许会生我的气,或许也不会,母亲,她会生气吗?”

他像个小孩一般,就着这一句问得毫无章法。

雪已经停了下来,风也静了,梅枝没有再动。

他站在树前,顿了身形。

身后有沙沙的踏雪声传来,“要知道她有没有生气,你去问问便知道了,你母亲没有见过那小娘子,要如何回答你呢?”

他收拾起脸上哀色,笑着回身问向来人,“阿翁,你今夜又是醉酒了吧!”

来者裹着一身破衾,雪光之下分得清是个老人,正是曾经南阳王府的管事,只见他听到问话后拎起酒壶又灌了一口酒,呼出一口白气,“这点酒醉不倒老奴,暖暖身子罢了。”

说罢他拖着瘸了的腿坐进亭中去,猛拍了一把,“世子啊,老奴这腿越发地不得劲,怨那昏君当初折磨,不知道能不能熬过这冬日里去,您去方太医那里给老奴讨点药罢。”

“阿翁,师傅如今不在山中。”

老者便将酒壶一顿,起身走到那梅树边上诉苦道:“王妃,世子薄凉啊!老奴拖着这残躯看家,他连药也不肯为老奴讨一副来。”

方晏因他此态笑了出来,“我去讨来就是,阿翁不必告状了。”

老者这才作罢,却不许他多在此处停留,一个劲儿将他往外推走,“速去速去,这里破败得很,待久了人都要废了。”

方晏叹息一声,在他推攘下终于提步离开,然而老者悠悠又不来一句,“世子啊,去之后要好生与小娘子解释,是你的错要认,不是你的错万不能认。”

方晏无奈回身,“阿翁,我只是去给你抓药。”

“老奴知道,去吧去吧……”

楚府中,采采将楚衿带回那朵冰花取下,其挂在屋檐下大半日,早没了形状,她借着灯笼的光照了半天,拎着回到屋里给楚姜看,“女郎,可惜了,这成了个冰坨。”

楚姜被她逗笑,从她手上拎过来,“要是长姐在,这花她也能雕。”

说到楚赢,一旁熨衣的阿聂便十分思念道:“元娘早说要来,却一直未来,也就书信过来,叫我们思念得紧。”

“也不算长姐无信,她跟姐夫在外游历,天地广阔,万物都值得,来金陵守着我们反而少了自在。”

她一面说着,开窗把那冰花扔在了雪地里,“我是情愿看着长姐在外自在的,这里,并不是好江南。”

阿聂将话咽回去,“自然是不如长安好。”

楚姜闻言轻笑一声,“也不是都不好,人事各异,长安没有小娘子愿意与我说话玩耍,这里却有,长安也没有神医,没有小方祜这样的小童儿。”

采采跟在坐在火炉边,拨着炭,顺口接道:“那长安也没有方郎君那样的贼人呢!”

“这样的,自然是没有的。”才刚说完,她似乎觉得自己脸上的笑容不对,刻意绷紧了嘴角,跟着采采一道低斥了一声,“这样胆大的贼人,长安可容不下他。”

阿聂听得好笑,却不忘嘱托道:“女郎既然有了这样的想法,往后还是少与那方晏来往的好,先生是先生,他是他,山野之人,女郎是千金之躯,几回因他有了危险,如何能再与之结交?最好郎主在金陵的事尽快办完,我们也早些回长安去,跟这人远几分。”

屋檐下的铃铛传来寒风信,砸在氤氲了满屋的暖香中,阿聂的话也像是这铃铛声。

暖夜的柔和仿佛被击碎,楚姜松快的心也似乎被什么攥住,却无以言表,怔了一瞬便低头看着通红的火炉,轻应道:“我明白的,阿聂。”

作者有话说:

阿聂:《门第与偏见》

第64章 心事

采采立刻就察觉到了她心情的变化,并不明显,可是阿聂的话显然让她烦恼了。

“女郎,是炭火过旺了吗?”采采想让她从那烦恼里抽身出来,立刻转移了话题。

楚姜看到她关切的眼神,不明白心底那股燥闷是什么,便也以为是炭火太旺了,“火大了,取几块炭吧。”

采采听话地取出几块炭放进陶瓮中,又用盖子压实。

楚姜听着瓮中炭火响裂声渐歇,直到再没有动静。

片刻后,她突然疑惑地问向采采,“炭火还是过旺了吗?”

采采第一次见到她这样的神情,迷惑甚至委屈。

她家女郎不知道自己是因为炭火旺心头火燎,还是因为阿聂的话心烦意乱。

阿聂也察觉到不对,赶紧放下熨斗过来,仔细打量着她,“是前几日换了新的方子,还用不惯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