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1 / 2)
直播间观众惊讶讨论起来。
[wow,真的假的?这么具体,该不会是胡乱诌了一个数吧23333]
[我上网查了,有说八百年前有说七百年前的,她答错啦!]
[哎呀,这不就尴尬了,,]
其中一条弹幕却与众人格格不入,长篇大论,一时间吸引了大多数人的注意。
[不,不对,哪有那么早。建盏于元初没落,地位被逐渐兴起的青白瓷所取代,元末销声匿迹,但仍有流传;真正绝迹应当是在新朝□□下令罢造龙凤团饼贡茶之后,自那之后,饮茶方式和对盏器的审美彻底发生了改变,建盏这才退出历史舞台。]
一番分析头头是道,看得众人就是一愣。
[好像有点道理哦......?]
更令众人惊讶的是,镜头前的棠华娓娓道来,话间内容与这条弹幕所说几乎没有什么出入。
“......公元1392年,建窑烧制完最后一批盏后,再无产出。随着旧时饮茶方法的落寞,世人对饮具的审美也彻底转变,昔日受人喜爱的黑釉盏已不是主流,被逐渐风靡的青白瓷所替代。”
一番话语之间,已将前两个问题答得清晰,头头是道。
所有人都下意识被她吸引,而棠华不过顿了一瞬,便继续答起第三个问题。
“至于烧制技艺的难度......”她似乎想了一会儿,旋即开口道,“建盏所用胎土应当是本地的红土,矿含量与普通陶土有所不同,这是其一;且建盏挂釉时只施用一次,难以控制,这是其二。”
陶秋然那边的工作人员率先回过神来,对望一眼后揭开答案。
陶秋然也凑过去看,看了半天后,问:“啊,你答完了吗?”
棠华沉吟。
那边工作人员便急于公布结果,才开了一个口,却被棠华微微扬起一个手势,截断了话头。
棠华道:“我听闻建盏烧制之时,用了特殊技法,使得窑室内除了待烧的胚器外,连空气都不许进入半分。或许这方面的把控也是难点之一。”
弹幕听得似懂非懂,陶秋然和那边的工作人员却已目露惊艳之色。
棠华所言正是建盏烧制的另一特点,也即是所谓“还原烧”,而其他大部分瓷器烧制则用的氧化烧的方式。
陶秋然挠了挠头,很实在地开口:“你答得很好,但是第一问,节目组给出的答案是‘断烧于七、八百年前’......”
话虽如此,他本人却觉得节目组给出的答案含糊,而棠华所言更为精细可靠。
棠华闻言神色不变,微微扬了扬下巴,笃定道:“确实是六百二十九年前。”
这件事情说来是很巧的。
棠华与建盏的缘分还得说到一位故人。
故人风雅,好饮茶,尤其喜爱建安所产的黑釉茶盏,她曾经送予那人一只极为漂亮珍稀的曜变纹盏。
她当初离世得意外且突然,还有事未曾向他询问清楚,那人却随着她的离世,也悄然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仿佛未曾来过。
连同她赠与他的那只黑釉曜变盏也再无踪迹。
后来,数百年的无聊时光里,棠华偶然游荡至当初建窑的所在,那一年,建窑恰好下令停烧。
停烧前的最后一批出窑的盏里,出了一只极为漂亮的曜变色盏,成色与她当初费心谋来的那只相似,若她在世,定是要将这一只也收入囊中。
只可惜彼时她只是一抹魂。
再后来,那一只新烧出的茶盏落至何人手里,棠华便无从得知了。
她只知道,千年里,她恰巧见证了与之相关的一脉茶文化的演变与兴衰。
世人不再喝团茶,又改煮为沏,曾经风靡一时的点茶技法也归于没落消亡。
曾经教她饮茶那人曾道,间饮茶之法千千万,随世代变迁,你我皆不知后世人如何为之,可饮茶之法风雅之义如何改变,不变的是饮茶人的心境。
可她的心境变了。
想到这里,她有些倔强地扬高了自己的下巴,眼神执拗。
过去的事早已尘埃落定,随烟云而去;
何苦让自己为那些事情所牵绊。
故人再如何,无需她这千年来的惦念,从此她不要再想半分,皆与她无关。
两边直播间的弹幕里关于断烧年份的答案起了争执,越来越多的网友引经据典,试图证明棠华所言也并非谬误。
节目组工作人员见状连忙跑去重新商议核对,给了棠华出神的功夫。
没过一会儿工作人员回来通知:“这一点上确实有一定的争议,你回答的挺有道理的,不能算你错。”
接下来工作人员将棠华第二日任务的关键信息报给她听。
棠华听完却在心里默默腹诽:第一日都没有见到人,还不知第二日如何;
节目组也忒不靠谱,干脆不要偏信他们!
结果落定,就连弹幕氛围都变得轻松许多。
先前为棠华说话,辩论得最激动的那人忍不住又发了条弹幕夸她:
[乌乌,棠华真的很不错,对历史见解很深,一看就不是花架子!我要入股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