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节(2 / 2)

加入书签

赵蕊见到她高兴极了:“总算盼来了,快给我瞧瞧!”她指一指跟前的鸡翅木长案。

陈念就把锦缎铺在上面。

赵蕊盯着看了看,又摸了摸:“我最喜欢这玉兔,那次瞧见别人穿在身上,一眼就看上了。”抬头问陈念,“你怎么织得这么好?万春锦缎铺也有这种纹样,就是没有这只玉兔可爱。”

也说不清是哪里出挑,可能是捣药的动作,也可能是它的眼神。

陈念道:“我家附近有养兔的人家,我许是见得多了。”

“原来如此!”赵蕊的指腹在兔儿身上打转,“我听你说织锦之前要画底本,看来你画画不错。”

“勉强过得去。”

赵蕊挑眉:“陈姑娘你谦虚了,我自小就穿锦缎,京城的锦缎铺我买了个遍,你能织出叫我看中的锦缎,怎能是勉强说得通的?”她兴奋起来,“你告诉我,你还会织什么纹样?除去玉兔,蝴蝶,还有别的小动物的纹样吗?比如鸟儿,鹿儿等等。”

叽叽喳喳的,实在健谈。

陈念本是寡言之人,但为做生意,早习惯应付,向赵蕊一一介绍。

赵蕊听了感兴趣的纹样,竟然命丫环准备笔墨,叫陈念当场给她画下来,她好选一选。

不知不觉天色已暗。

陈念放下笔:“赵姑娘,我该回去了,若赵姑娘对这些不满意,改日我再来。”

赵蕊也发现晚了:“要不你在这儿用饭?”

“不。”陈念忙道,“我嫂嫂跟侄女儿还在等我。”她一直不回去,恐怕那两人要找上门来的,尤其是青枝。

赵蕊见她执意要走,不好强行挽留,说道:“今日你在我这里花了不少时间,我不买也不好,你就给我织一幅黄鹂鸣春纹的锦缎吧。我不做衣裳,拿来做屏风送给爹爹。”

春日里很应景,她觉得父亲一定喜欢。

陈念答应。

赵蕊问了价钱后,给她八两银子。

陈念正待告辞,却听外面传来丫环的声音:“姑娘,老爷来了,给姑娘买了风筝呢。”

赵蕊爱放风筝,听到之后雀跃道:“爹爹!”飞快的跑出去,将一个身影抱住。

陈念见状,忙走到门口准备离开。

那人竟看了她一眼。

暮色中,陈念的脸白得似雪,眸色含霜,如冰山上的雪莲,那人目光一闪,抱着女儿的手缓缓松开。

赵蕊发现父亲的表情古怪,惊讶道:“爹爹怎么了?”见他盯着陈念,忙解释,“哦,这是陈姑娘,我请她来给我织锦的……我之前过生辰时穿的百蝶纹锦就是她织的。”

既然赵蕊介绍自己,陈念也不好马上就走,就朝那人行了一礼。

那人不动,也不出声。

心里有种莫名之感,陈念抬头朝他看去。

这一看之下,她胃里一阵翻腾。

那个十三年前兄长救回家中的人,那个曾与她海誓山盟,花前月下,后来去了京城再也不曾露面的人,竟就这样站在她面前。

赵廷俊……

许久再没想过的名字浮现在了脑海。

瞬间,胃中翻腾的更为厉害,几欲呕吐,她忙收回目光。与赵蕊告辞一声,离开了赵府。

作者有话说:

提醒,不是姑姑cp。

第16章

一双桃花眼简直要勾魂。

赵蕊不知二人的关系,也没看出来,心思在风筝上面:“爹爹打算后日带我去放风筝?”

赵廷俊心神已乱,敷衍道:“是。”

“太好了!”赵蕊叫丫环把风筝收起,拉着父亲的手,“我本来想留陈姑娘吃饭,她不肯,爹爹陪我一起吃吧?”

赵廷俊听到她又叫陈念姑娘,心头一动:“那女子瞧着岁数不小,你怎的叫她姑娘?”

赵蕊一愣:“她瞧着顶多二十出头啊,而且我叫她姑娘,她也没有反对。”

“是吗?”赵廷俊奇怪。

他去京城的时候,陈念十五岁,现在十三年过去,她应是二十八,照理应该是嫁人生子了。他之前在杏花林见过陈念,当时怀疑自己或许看错人,可谁想到……

她是随她的夫婿来京城?

不对,若已经嫁人,女儿岂会叫她姑娘?

怎么回事?

赵蕊也在想姑娘不姑娘的,忽然说道:“她就是姑娘家,我留她吃饭,她说家里嫂嫂跟侄女儿会等她,若不是姑娘的话,得提相公跟子女吧?哪里会提娘家人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