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节(2 / 2)

加入书签

婆子指指墙头:“跑了。”

周茹跟陈念,翠儿也起了来。

听说有贼,周茹急忙去看屋内的箱子,见箱子上的锁好好的才放心。

青枝跟陈念则去了东厢房。

里面被翻得一塌糊涂,青枝仔细查看之后,脸色顿变。那幅如意观音轮观音锦缎不见了,不止如此,还有不曾画完的十方佛底本,竟然也被偷走。

她一时说不出话。

陈念拍拍她肩膀宽慰:“没事,再画就行了,幸好银子跟别的锦缎没有放在这里。”

青枝颓然道:“再画也没用,对霍家交不了差,原本说好五日的。”那小贼太可恨了,偷锦缎不说,竟然还偷底本,他偷了有什么用?

青枝想着,又跑去西厢房。

织机歪歪扭扭的,她细看之下发现织机的几根梭子断裂,像是被重物砸到一般。

青枝的秀眉拧成一团。

陈念跟着过来,脸色也变得不太好看:“怎么把织机也弄坏了?”

周茹站在门口:“许是没偷到什么,气急败坏……幸好我把银子锁在箱子里,”她回头催促翠儿,“你快去裴家,叫连瑛过来看看。”

青枝道:“叫他作甚?我等天亮去大理寺报官。”

“你这时候不靠他靠谁?”周茹劝她,“他本来就会查案,指不定马上就能抓到贼……”说着一顿,“不过确实太晚了,把你裴大伯,伯母惊醒不好。”

青枝不明白这怎么叫靠裴连瑛,就算母亲请了他来,那也是他的职责所在。难道陈家不认识裴家,就不能让大理寺帮他们抓贼了吗?

“他要去参加早朝的,还得等他去衙门。”

周茹一想也是。

青枝又问婆子:“你们可看清贼的模样?”

两个婆子摇摇头:“黑漆漆,哪里看得清,只辨得是个男人,个子不高,跟姑娘差不多,三两下就翻上墙头……应该是听到驴叫声逃跑的,不然那贼恐怕还得多偷一些东西。”

青枝笑起来:“看来养驴还有别的好处。”

这话显然是对她说的,周茹撇撇嘴,没反驳,今儿那驴确实帮了大忙。

青枝走到墙边抬头看。

宅院是裴辉买入的,价格应该不低,四处围墙筑得又高又结实,也不知那贼怎么进来,又怎么翻出去的。

周茹道:“你别看了,等连瑛来了再说……再去歇息会儿吧,不然明日你提不起精神。”

“怎么睡得着?”青枝恼道,“潘公子要的锦缎被偷了,我得赔他二十两银子。还有十方佛的底本,也没了。”

周茹哎呀一声:“对啊,你们签了契约的,五月底得织好。”没挣到钱,又损失二十两,不怪女儿生气。不过她转念一想,经此一事,也许女儿想通,不再织锦了,倒是好事,“二十两也不算什么,我来给。”

“不用你给,我自己有,就是耽误了潘公子的事儿,对不住他。”

“我看他挺好说话,没事。”

青枝沉默,又抬头看着墙。

周茹劝不了她,只得自己去歇息。

等到天亮,青枝把驴喂饱,好好夸了一顿,骑着就去了大理寺。她没让翠儿去,翠儿去的话,必然会找裴连瑛。

可她家里的事没必要让裴连瑛管,她宁愿找别的捕快。

大理寺管着一整个京城的大小案子,便是早上,许多捕快也出去忙活了,只剩两位捕快守在这里。

听青枝说遭贼,其中一位捕快请她去里面坐着,让文吏提笔在旁边记录。

先是问住何处,又问被偷了什么,再问时间,再问她可曾看到贼的模样,而后又问以前可遭过贼,后来甚至问她是从何处来京城的,越问越多。

文吏写着,都要忍不住笑了,这年轻捕快见到美貌女子,春心萌动,在借机搭讪呢。不然这样寻常的案子何必问东问西,简直是要把人家祖宗十八代都挖出来。

青枝也觉不对:“你该问的都问了吧,其他的有何干?还请你快些抓到那贼,将我的锦缎归还于我。”

捕快笑一笑:“好说,我一定尽全力……敢问姑娘芳名?”

告知名字也没什么,只是这捕快脸上的笑容叫她有些不太自在,青枝正当犹豫时,忽然听到身后传来裴连瑛的声音:“什么案子?”

捕快见到裴连瑛,忙跟文吏一起站起:“回大人,这位姑娘家中遭贼,属下正要去查看。”

裴连瑛把桌上文吏写的东西拿起来审视。

青枝暗自埋怨那捕快,要不是他胡乱询问,就不会遇到裴连瑛了。

“只是被偷了一幅锦缎,小案子,不牢大人费心……”青枝道,“请这位捕快大哥去一趟我家吧。”她并不想裴连瑛去,省得母亲又借机撮合,耳根不得清净。

捕快喜滋滋得搓搓手。

难得见到这么漂亮的小姑娘,正好小姑娘又有所求,指不定他抓到贼,能博她欢心,将来能娶进家门。

“裴大人,那属下先告退了。”

裴连瑛哪里不知青枝的心思,他扫了一眼青枝,目光落在她眼下淡淡的乌青色上。

看来一晚没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