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节(2 / 2)
“这样人家来来往往的人都能看到,要是有买猪粪的人愿意捎带上一袋子,那就是一毛钱的入账。”
“家里有种枣子梨子苹果桃子玉米的,也都这么干,自己分,一毛钱一袋,放什么随意,不许催人家,人家看中哪袋拿哪袋,叫腿脚不好不能下地不能养猪的人来看着就是,给算半个劳动力工分。”
聂源这消息一出,大家再没有什么意见了。
其实困难时期早就过去了,地里的产量没那么低。
饿死人那是六几年初的事儿。
现在没有真正饿死的。
大家说饿,都是因为缺油水,缺糖。
红薯这些玩意儿都管饱。
可吃多了烧心。
没办法换成白米白面,一年的肉跟油也没个半斤二两的,这才让人觉得困难。
但红薯是真够。
唐晚吟就知道,好多这个时期的人到了几十年后说起红薯来,都还心有余悸。
吃怕了。
实在是吃的太多了。
拿出来卖正好。
这样小的份额,不超过农村集市的量。
又不耽误什么时间,不需要村民个个都去学怎么做生意,怎么砍价,怎么卖货记账。
兴许很多人还不理解,但唐晚吟是真的亲眼见到了,还有连钱都不认识的人。
村里有些老人,不认识字。
只能靠颜色来区分钱。
也分不出真钱假钱。
出去容易被人骗。
这也是大家不愿意去镇上买东西的缘故。
太多太多他们不能掌控的东西了。
而现在就好了,只用把东西收拾出来。
自己觉得值一毛钱就是了。
这家收拾是两斤红薯,再加两个玉米。
那家是三斤红薯,但是加了一小串干辣椒。
还有人干脆就放了一个苹果。
各家放各家的位置,绕着大榕树一圈。
村里有个瘸腿的老拐,平时干不了活,但人很老实。
就让他在村口守着,给人指路、倒水,顺便看着这些东西。
来往的人要是看中了,就给一毛钱老拐,老拐这里记着是谁家的东西,回头把钱给聂源就行。
自己就挣半个劳动力的工分。
比以前为难下地要好。
这种方式做的不错。
随着大家摆放上去的物品数量跟种类多了起来,来村里的人就不只是买猪粪的人了。
附近村里的,不愿意去远处的,偶尔没事也来盘溪村看看。
兴许就能看到想买的东西,不用大老远跑去镇上了。
慢慢的,人就越来越多。
刚开始还有人淘货郎也想来这里放东西,被聂源拒绝了。
聂源说:“咱们村就有自己的淘货郎。”
人家还很疑惑:“你们村也有吗?为啥我从来没见过呢?”
淘货郎也是有淘货郎的圈子的。
聂源就说:“反正有就是有,你也别问了,做这个生意的,没有你这样打听的。”
这倒是,虽然现在风头渐渐松了下来,但到底还是不正规。
人家也不敢多问。
但是偷偷再来的时候,发现树底下还真有一些淘货郎才卖的东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