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1节(1 / 2)

加入书签

旨意一下来,前朝后宫、京中各家有资格随驾的就纷纷开始准备行程。圣旨点了京畿大营先遣两千人至郢山脚下驻防,铁甲卫一千人随驾,并负责行宫警戒值守之责。

行程定在半月后,路不远,可圣驾出京不是小动静,要准备的五花八门,圣意是要赶在五月初到行宫过端阳。

叶初身边的下人们也开始忙着收拾东西。叶初原本以为挺简单的事儿,不就出个门去行宫住一阵子吗,她小时候跟哥哥出门,一个包袱一匹马,哥哥把她往马背上一扔,齐活了。

等叶初看到春江列的那么长一张事项单子,不禁有些咋舌了,怎么感觉搬了个家啊。

四个春做事都很利索,四人分工各司其职一通张罗,姑娘日常吃的、穿的、用的、玩的……该带的都得带上,还有宅子里的下人,哪些人带着,哪些人留下看家,带上的人也得先做好管束提点。

叶初把那单子来回看了两遍,有些无奈地问道:“我们就去行宫住一阵子,用得着这么麻烦吗。”

春江笑道:“姑娘,这些都是您日常用惯了的,您就放心吧,我们带上也不麻烦,别到时候那边条件简陋,东西粗糙,叫姑娘无端受了委屈。”

叶初想了想,总觉得哪里不对,行宫好歹也是皇家的地方吧,怎么丫鬟们还担心人家条件简陋了呢。

然后等她听到四个春商量厨房带上哪个的时候,当真是有点儿忍不住了。

叶初说:“我们差不多一点也就行了吧,怎么还带个厨子呢?”

春江笑道:“谁叫我们家姑娘挑嘴呢,这不是担心去了那边,饭菜不合您口味吗,咱们也不多带,咱们就挑一两个惯用的厨子带上。”

叶初有些无奈地叹气道:“哥哥随行护驾,我跟着蹭个地方去避避暑,咱们还连厨子都带上了,这排场摆的是不是也太大了点儿,回头不是让哥哥为难吗。”

小姑娘对宫里头那位整天使唤哥哥的皇帝是有些意见的,撇撇嘴说道:“咱们还是收敛些吧,能不带的就别带了。我还就不信了,那个皇帝就那么小气,还能连饭也不给我们吃上?”

作者有话说:

你们一定不敢相信今天为什么瘦一点,因为,蠢作者被猫咬了,刚打了疫苗回来!!

第46章 行宫

因为四个春这一通忙碌, 叶初便先留下了一个“行宫条件可能不怎么好”的印象。

其实听说行宫那边东西都是现成的,叶初也只是要带上一些随身用的东西,可怎么这么一带, 就林林总总收拾了十几个大箱子。谢澹回来时,小姑娘拉他去侧间, 指着十几口箱子叫他看。

“哥哥,我们出个门这么麻烦吗?”

谢澹说:“小女儿家出门总得讲究些,又不用你扛着, 随便下人们弄去。厨子还是带两个吧,我也好吃得惯。”

行宫避暑的旨意下来, 后宫里首先要定下的就是随行名单, 这可是个要紧的大事情。虽然皇帝就没怎么进过后宫, 可至少大家都一样,若是去行宫带谁不带谁,被留下的大热天留下来熬着难堪还只是小事,皇帝避暑一走几--------------/依一y?华/个月, 留下来的就等于直接宣告进冷宫了。

当初选秀进来的五位妃子, 死了个给卫妃下毒的刘妃,如今还剩下四个, 太皇太后的意思是人本来就少, 都带上吧。甚至谢澹进京之前宫里塞进来的那些个美人,这两年还坐着冷板凳不肯走的,太皇太后都想多带几个。

谢澹下朝后去慈宁宫问安, 便说了一句:“皇祖母去了行宫,这宫里总得留人打理宫务吧, 行宫只带去一部分宫人, 这宫里也还不少事情, 总不能都扔下不管,留两个吧。”

宫中无皇后,后宫的事情谢澹一向不过问,太皇太后自然就教给了淑妃楚从婵掌管。是以楚从婵一听这话,顿时就沉不住气了,揪着帕子赶紧去看太皇太后。

“宫务如今是淑妃掌管吧?”谢澹问。

楚从婵赶紧说道:“陛下,臣妾留下打理宫务原本也应该,只是臣妾担心太皇太后身子,太皇太后习惯臣妾伺候了,臣妾只想在太皇太后跟前尽孝。”

太皇太后也说道:“皇帝国事繁忙,哀家跟前还真离不了这孩子。”

剩下杨妃、孔妃两人两人死死低着头不敢吱声,她们两家本来就依附楚家和太皇太后,哪里有插嘴的地方。

殿中一时静寂,这时卫临波不慌不忙站起身,端端正正行了个礼说道:“臣妾一向不太怕热,去不去行宫也不打紧,臣妾愿为太皇太后和陛下分忧。”

“卫妃果然识大体。”谢澹看看卫临波笑了笑,便起身道,“朕对后宫宫务也不熟悉,这些小事就不过问了,皇祖母做主就好。朕就先告退了。”

太皇太后这下子反而为难了,斟斟酌酌老半天说道:“皇帝一向夸卫妃体贴懂事识大体,卫妃还是跟去行宫好生伺候皇帝要紧。”

最终还是带上了楚从婵和卫临波,把杨妃和孔妃留下了。

请安的妃子们一告退,楚从婵便忍不住埋怨道:“姑祖母,陛下都开口夸她识大体了,您怎么还偏偏带上她,顺水推舟把她留下不就行了吗,别叫她跟去碍眼。”

太皇太后慢吞吞放下茶盏,揉了揉额角说道:“你在哀家跟前这么久,怎么还这么不长进。如今朝堂上都在说立后的事情,卫家也是皇后之位的人选之一,哀家把她留下了,岂不是叫人明晃晃地说哀家打压她?再说了,你真敢把宫务交到卫妃手里?哀家带着你一走,这宫里可就她说了算,等几个月后咱们再从行宫回来,你能知道这后宫会变成谁的天下?”

最关键的是掌管宫务之权啊,皇帝明显对卫妃高看一眼,并且刚才也说了想让卫妃留下掌管宫务的意思,谁知道皇帝是不是另有盘算。宫务真要落到卫妃手里,几个月后这后宫是谁的地盘可就难说了。

难不成皇帝当真要立卫家女为后?这么一想,太皇太后越发觉得,必须得把卫临波带上,放在她眼皮子底下才能安心。

这么一来,天子避暑出巡的队伍大约就成了大周历史上最精简的一次。即便这样也足够壮观的了,光仪仗就摆了那么长,太皇太后和皇帝的御辇过后,淑妃、卫妃的车辇跟着,加上随行的宗亲、朝臣、侍卫、宫女宦官,一行上千人,浩浩荡荡从宫门出来,一路上还有沿街百姓的围观叩拜,等到队伍出了城门,大半天时间就已经过去了。

去郢山行宫其实只有八十里路,快马加鞭一两个时辰就能跑到,天子出巡却要计划三日行程,第三日上午才能抵达。

这还只是圣驾。加上京中各府的宗亲、大臣和府中女眷,这几日也要陆陆续续地过去,空置了两三年的郢山行宫和各家行馆、别院陆陆续续热闹起来,等行宫那边真正安顿下来,没有十天半个月恐怕都难。

所以叶初当天没去挤这个热闹,谢澹安排她又等了三天才动身。三天之后,圣驾终于抵达行宫。当天晚上,叶初就在府里望眼欲穿地等着哥哥回来接她。

整整三天,她三天没见到哥哥了,自打她从漉州进京,两人还真没分开过这么久。

所以当谢澹带着几名侍卫策马回到叶宅,刚走进后院的垂花门,小姑娘一路飞奔过来,跳起来一扑,就把自己挂在他脖子上了。

谢澹张开双手接住她,一边抱着她往后院走,一边笑道:“等着急了?”

叶初说:“一个人在家太难受了,你不在家,我一个人吃饭都没意思。”

听着她委屈巴巴的抱怨,谢澹不禁有些后悔,没让她随驾一起走倒不是因为别的,随驾一起走的各家女眷其实也不少,他主要是怕她在路上耽搁三天,跟着队伍走走停停,等前伺后,太辛苦罢了。

结果这三天来他自己也心挂两头的,怕她一个人在家,担心这担心那,晚膳一拿起筷子就觉得少了点什么,没滋没味的。

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带她一起走。

“我身上一路的尘土,说不定还有小虫子。”谢澹口中说着,却抱着她一路走进院子,跨过门槛走进屋里才把她放下来,叫丫鬟拿水来洗漱。

两人像之前那样一起用了晚膳,一起散步消食,又好好说了会儿话,才各自回房睡下了。第二日一早便动身启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