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节(1 / 2)

加入书签

“那还说一起出去玩,那要少个人了?”

“京都的夜市到三更天才有意思,咱们姐妹三个一起去也不错。”

“噢,东市有一家西域人办的杂耍,那人一把红胡子比头发还长,喝口水便能喷火,好像还挺有意思。”

“你那个不算什么,瀚海梨园戏班子里头新来了一小生,那才是一绝,京城大大小小的场子都给这些人抢光了,哦?我正好定了个雅间。”

郁桃捏着下巴反复纠结之下,还是决定把抄《三字经》的任务交给拾已,反正韩祎也没见过自己的字迹,能应付过去就行。

她还是先跟着这几个表姐抽两天的空闲到处转转,毕竟是深入虎穴,必得先摸清虎穴周遭的情况。

她拍拍脑袋,给自己找了一个合情合理的借口。

郁桃的小院在西边,挨着三个姑娘一起,几个人隔着墙根都能说话。

她舒舒服服的沐浴梳洗完躺在榻上,肚兜系的松松垮垮。

郑瑛娴与郑瑛瑶进来时,看见的便是美人黑丝绕膝,眼睛似能勾魂摄魄,最要紧的是薄绡纱之下的身段,香肩圆润,胸前兜不住的一片凝白呼之欲出,细腰一掌可握。

郑瑛瑶忍不住说:“我若是男子,我必娶她。”

郑瑛娴摇摇头:“所以说,诸如郑镛、穆王世子和段岐生,不是眼瞎便是心盲。总不能是脸皮不够厚,说自己不好意思娶这么漂亮的姑娘回家。”

“突然觉得瀚海梨园戏班子那几个有些不够看了。”

“别给阿桃听见,不把她哄出去,咱们怎么跟着出门。”

“对哦,你记得王家说咱们郑家人都长得丑吗?记得把王天兰约着。”

“还有钱家那两个黄毛小丫头,这次必得杀她们片甲不留。”

郁桃瞧她们站在门口窸窸窣窣半天,好奇的转过头问,“你们说什么呢?半天不进来。”

“没什么。”门口的两人一脸正直的挺直腰杆,眼神定在某处咽下口水,“夸你貌若天仙,倾国倾城。”

作者有话说:

1素材来源耐得翁《都城纪胜》、南宋吴自牧《梦梁录》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赏析

过渡一下啦~宝贝们明天就放假啦!!!

第三十一章

郁桃下午在厢房里补足了昨夜里的瞌睡, 三个丫鬟忙前忙后将平阳城带来的物件儿一一规整好,里头有不少老夫人、崔氏与张氏送来的见面礼。

她本身做事喜欢拖沓,沾着床就难下地, 翘楚哄了几回,挨到郑老夫人身边的丫鬟过来传话, 说是老爷哥儿几个不出一个时辰便回到家, 让表姑娘早些过去见过人, 好一起用晚膳。

雀喜候在外头,听见里头的声音, 心里着急。这可不是在从前平阳城里,姑娘懒怠拖上些时候也没人说什么, 郑府虽然说仍是以郑老夫人为大, 但那么多双眼睛瞧着, 应当做的规矩不齐全可不行。

“姑娘, 老夫人可是叫人来催了,您再不起到时候一屋人等着您用膳, 十几双眼睛都瞧您,况且不定小公子今晚从学监回来......”雀喜推开门, 一通碎碎叨叨。

听到郁嶔龄要来,郁桃猛的掀开衾被, 自觉趿拉上鞋子坐到妆台前拾蹉自己。

翘楚:“三个月没见着小公子了, 学监里头一年到尾才两次休假, 夫人整日都念叨着。”

“改天画两幅像送回去给阿娘瞧,也不知道长高没。”郁桃瞅着镜子里,皱眉道:“总不能像我, 去年长了一大截子, 今年就没什么动静。”

“男孩子同姑娘家不一样。”翘楚笑道:“您就看看堂公子现在生的多高, 早些时候个子还不比您呐。”

郁桃想起郁哲宏如今的身高压制,抿了抿唇,她的个子在南方女子里头已经算是高挑的,只是放在郑家里才稍显矮......不知怎么莫名其妙的想起韩祎,像是自己才到他肩上那么一丁点,也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长的。

特别是骑马的时候,她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头顶将将够到某人的下巴。

可能是因为郁桃的到来,郑家也是许久未曾将人凑的这般齐,坐在一起吃顿团圆饭了。

大舅郑阳平与郁桃的母亲肖似,但许是人到中年,性子也变得儒雅,见到她送了一套文房墨宝。

二舅郑阳修是生性豁达之人,给郁桃的见面礼就是自己写的两副字,还没忘了嘱咐着:“我的字画现在精益不少,裱装起来那也是一副名家大作。”

二婶母嫌他丢人,摘了腕上的镯子给郁桃戴上,“别理你舅舅,见着小辈也没个正形,婶母这个镯子水色虽然不是一等的一的好,但颜色正适合你们小姑娘戴。”

郁桃笑着,大大方方谢过张氏,才去偏厅见表哥和弟弟。

小辈凑在一堆,郁桃撩开帘子进去,就看见一个瘦高少年背对门口站着,听见门口的响声转过头,那张脸和她六分相似,长得唇红齿白,白净的像个姑娘似的,违和的揣着一副公鸭嗓朝郁桃奔来。

“阿姐!”

郁桃抬头,意识到从前在她拳头下生存的臭小子如今比她高了大半个头了。

“......我比你高了。”郁嶔龄挠挠头,看了一圈,“阿姐,现在好像你是我们这里最矮的欸......”

郁桃整个人僵在原地,抬头跟着望了一圈,有些难以置信自己这个身量在郑家站着竟然是最矮的,从前还有郁嶔龄垫底儿,如今她却看谁都要仰视。

“闭嘴!”郁桃一把按住他往自己头上比划的手,恶狠狠道:“手可断,血可流,再把你的脏手往我头上招呼,别怪我翻脸无情!”

郁嶔龄无辜的看着自己的手,再看看比自己矮了大半个脑袋的阿姐,一副炸开的模样,将手收了回来。

“阿姐。”他想了想,想起那头三个表哥里头还有她的旧恩怨,不得不压低声音提醒:“镛表哥从麓山书院回来,就在翰林任上。”

说起郑镛与郁桃,将近五六年没见,前些年郑镛师拜清南居士门下,在麓山书院苦读五年载,今年春闱才回京中赴考,前些时候母亲才说他考得不错,这会儿就安排在翰林供职了。

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郁桃瞟眼过去,三个表哥里,除了郑镛其余并不大熟悉。

二舅两子中郑祺瑞和郑祺苍差距仅三岁,都是温润随和的人,郁桃与他们一一见过礼,站在两人身后的郑镛才出声打了招呼:“表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