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6节(1 / 2)

加入书签

而落在郁桃耳中的却只有,瓷杯与桌面相合的声音,以及眼中瞧着,茶水在杯中轻晃,漾落在案几上,在沟壑里浸润成深色的湿痕。

一片袍角从她面前擦过,极淡漠的声音拂耳。

“七宿,将东西给她。”

作者有话说:

讲个故事,海绵宝宝和派大星会在一起一辈子,他们变成了彼此的朋友。

第四十二章

自闫韩侯府的楼船上下来, 她走的魂不守舍。

楼船一方角檐的阴影里立着两人,七宿眼瞧着郁家姑娘直愣愣的差点撞上一棵大柳树,忍不住‘哎唷’了声。

得了韩祎一个回头, 神色淡淡。

七宿捂着嘴,指着那处道:“您可没看见, 郁姑娘差点一头栽到柳树上。”

韩祎循着他指的方向望去, 那三人已经走远, 烟霞色的裙衫混在人群中,由姯舒跟前的女官领着, 从头至尾,头也没回一下。

许久, 他收回目光, 依照从前的一贯自觉, 心里升起一个莫名其妙的想法, 但很快他否决掉。

怎么可能呢?怎会女子如此大胆。

他兀自笑了下,转身进了隔间。

回了郑家的地头, 才算是真正的热闹,这大抵是寻常府邸与那些勋爵世家的区别。不大的地头, 已经摆上了张桌儿,就着本家的几个人凑齐牌搭子, 郑老太太高兴的合不拢嘴。

郑家三姐妹瞧见她被送回来, 远远就挤着眼。

等那小女官前脚走, 后脚郑瑛瑶就凑上来。

“如何?闫韩侯府家的黍米粽是咸粽还是甜粽?可有尝个味道?”

郁桃兴致缺缺的看她一眼,“都有吧。”

郑瑛瑶纳闷儿,“我听说闫韩家是随高帝自北向南迁至京都, 那粽子应当是喜好甜口的, 怎么会做咸口的呢?”

郁桃想也没想随口道:“可能是下头小辈爱吃, 一样做了一点吧。”

“有道理。”郑瑛瑶比出一根大拇指,“不愧是在众目睽睽之下登了闫韩侯府家船的人,你且等着吧,现下祖母忙着对牌,晚间闲下来,定是要清清楚楚找你细问一番。”

“问就问吧......”

也没什么好说的,外祖母想听的她这里一句没有,不能说的倒是堆了满肚子,无处可说。

这样的时候,郁桃就格外想念张锦菱,若是在平阳城便好了。

至少能立刻揪着画像找到郁苒,叫她说清楚上面到底是谁。

她摸了把荷包,刚才七宿交到翘楚手中,她便已经看过,画仍是完完整整的,上头的褶皱却别压平了不少......

在她眼望着远处江面,郑瑛瑶三次在她面门上摆手,郁桃却眼都不眨一下时,终于被瞧出了不对劲。

“怎么了?回来跟变了个人似的,闫韩家的人欺负你了?”

风擦过眼睛,郁桃眨了一下眼,愣愣的转过头去,看着郑瑛瑶。

“你说......”

郑瑛瑶回望她:“?”

郁桃抿了抿嘴唇,“将才我在船上听下头人闲话,讲了一件事儿。”

“什么事儿?”

郁桃强调:“这是下头人闲话,多半是杜撰当不得真,你且听听不要到处乱说。”

郑瑛瑶‘哟’了声,“闲话便是闲话,谁会当真?难不成你看画本子里头那些个人写的玩意儿,还能是真的不成?”

郁桃皱了下眉,勉勉强强开口:“也不是什么新鲜的,就是听见那两个丫鬟说,从前有个世家小姐有一青梅竹马,她为这竹马做了一幅画,不过小孩子的运笔稚嫩,等到大了连她都瞧不出来这幅画上到底画的是谁。”

“不过有一日,她碰见了一人,凭借直觉发现此人必是她打小的竹马,虽然她不大记得那竹马名谁,却还记得姓氏,因此在她不懈努力之下,两人又相熟了。”

“但是......后来她发现,自己认错了人,而这位假竹马瞧见了她那幅画,与画上的名字,似是有所察觉。”

郑瑛瑶:“所以呢?”

“没有了,我也只是听到此处。”

“唉,当真是无趣的紧。”

郑瑛瑶靠在椅背上,摇摇头:“还不如咱们府上的下人有意思,能听来别府的官家老爷太太的风流轶事,不过就是认错人,又不是那些个人半夜幽会,进错了门。”

郁桃嘴角抽了抽:“算了,确实比不得你听到的厉害。”

郑瑛瑶讲到兴头上,扯过她的袖子,贼兮兮道:“你知道那老爷进错了门,屋里是谁吗?”

郁桃无言的看着她。

“是那老爷的夫人,哈哈哈哈哈哈,夜不点灯两人且不知彼此是谁,天亮一睁眼,吓得差点摔下床去。”

“你说的,像是当时你蹲在那床下一样。”

“那可不。”郑瑛瑶翘着脚:“所以说罢,深宅大院中的阴私账,你那算不得什么,越是门第显赫越是见怪不怪,你也用不着为着这个惊奇害怕,不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