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4节(1 / 2)

加入书签

郑婉认真的听下来,然后问她,“那你是想做什么?”

“我想要开一个小的教人做针线活的私塾。前面可以做成衣生意,和大姐说的那样,我可能两三个月接一个单子,然后慢慢的做,剩下的时间我就教孩子们刺绣。前提是这些孩子是真的要喜欢刺绣的,而不是只是冲着我被娘娘夸奖过的名号来的。”

郑婉挑眉,“开私塾?”她笑起来,“这可真的是要大家才能做的事儿,等闲的绣娘可不敢收徒弟,而且还是这一收就是一屋子的。你既然是觉得自己技术不精,那还要招收这么多的徒弟或者说是学生的话,你倒是不担心有人会说你误人子弟?”

郑姚就笑,“其实我也不是说真的要招收什么徒弟,我也不会叫她们帮我干什么活。其实我是想着,我在教别人的时候,自己也是可以得到一些成长的。有很多我自己都是一知半解的东西,或许多几个人一起研究,我也能更快的就解决。不过大姐说的也是有一些道理的,我的手艺我自己心里清楚,基本功是很不牢靠的。”

这也是因为郑姚没有真的经历过系统的训练,而且开始学刺绣也是年纪比较大了的时候了。

这当中确实是耽误了很多。

但她已经是觉得得到了自己可以得到的最好了,所以也从来没有任何抱怨。

不说别的,整个石牛村哪里还有第二个姑娘在村子里就可以不下地干活,每天就只需要绣绣花看看花样的呢?

“所以我只能去教一些真的是完全没有入门,但是很喜欢刺绣很热爱,而且很有天分的孩子。”

她能帮助的有限,但是也是想要以自己很绵薄的力量去帮助更多的人。

这是她从大姐身上学来的。

从干跑腿帮开始,郑婉一开始选择的就是那些真的需要这份工作,而不是只是想着偷懒耍滑的人。

也或许是因为这样,哪怕到了现在跑腿帮都已经是这样壮大了,大家的心也还是连在一起的。

他们知道郑婉给他们的恩典,也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她。

郑婉就说,“你说的这些我知道了,那就另外需要一个院子,前面可以做成衣铺子,后面可以做上私塾。一开始咱们也不需要招募那样多的人,前面给你招一个姑娘当成你的帮工,帮你招待招待客人,也好帮你看店,后面的话咱们一开始就只需要招六个学生,先让你适应一下,你觉得怎么样?”

郑姚当然是什么都说好的,只要这事儿若是郑婉也是首肯,然后答应帮忙安排,郑姚就什么都不怕了。

觉得什么都可以放心了,因为全体底下也没有比她大姐更让她觉得放心的了。

“不过此事还要从长计议,如今已经入冬了,你想要收学生,这些人估计也是难出门,这样估计就是会有很多人错过机会,反而是误了你的初衷。所以我想了想,这事儿不如就从明年开春开始做起,这等你出嫁前还有两年的时间,这两年的时间你能做到什么程度我不管你,我只负责你的前期一切事宜,如果这两年你还亏损了,或者是一点钱也没挣,吃力不讨好的话,到时候你嫁出去了,我可不再帮你张罗这些事儿了。”

郑姚笑起来,扑到郑婉的怀里去,“大姐,我知道你最好了。”

她语气认真,“我在石牛村的时候从未想过有朝一日我会看见这样的世界,更没想过自己想要的事都可以一一的去实现。因为有你,大姐,我觉得我是全天底下最幸运的人,因为你是的我的大姐。”

郑婉摸了摸她的头,“有你们,是我的幸运。”

她在现代孑然一身,从未感受过一星半点的亲情和爱。

来到这里,她才感觉到这所有的付出都不是单向单面的。

弟妹的爱,是她无限前进的动力。

如今京城里每个人家都是在准备过冬和过年的事儿。

这是老百姓眼里最要紧的事儿。

其实也不单是老百姓,就算是那些达官显贵的人家也是如此,人人都是想着要怎么过好一个年的。

但是对于京城里的人来说,今年冬天,比之所有事儿都要来的震撼几乎可以称之为爆.炸新闻的。

不是别的。

而是年近四十的皇后娘娘,这么多年始终未有子嗣的。

今冬,竟然是怀孕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京城里的所有人都在看眼色。

以陛下对皇后娘娘的看重,这一胎若是能平安诞生个皇子,京城里面的局势只怕是还会有天翻地覆的变化。

作者有话说:

已经替换啦!

第192章 赶考第八十二天

192/

将近四十岁才怀孕, 即便是在现代都都算是高龄产妇了。

更不必说古代了。

皇后四十,大皇子都即将娶亲,若是抓紧点时间, 只怕她已经是可以当祖母的了。

这样的年纪怀孕, 肯定是风险颇大, 就算是冒着要被砍头的风险,只怕是太医也一定不敢欺瞒,他若是实话实说, 陛下和娘娘只能大怒。

郑婉之前听宗宜春提到过, 说皇后娘娘很早就开始食欲不振, 原来是害喜。

她年纪大了, 一朝怀孕, 即便是平日里再如何小心翼翼的养着, 只怕也没那么顺利。

太医若是说了这胎不好, 恐伤凤体,但以皇后娘娘的性子,多年未孕,只怕是豁出命去也要一定生下来。

但是不希望皇后安全生下来的人很多,其中大皇子肯定就是大家眼里最明显的。

大皇子自然不敢有任何表现,他照例晨昏定省, 甚至去的次数更是频繁了。

端茶倒水的伺候着,想尽办法的给皇后找来一些稀奇难有的美味。

皇后始终没有表态,说是安心养胎, 便是叫宗宜春都少进宫去了。

这一下的疏远,自然是很快就叫人看出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