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节(1 / 2)

加入书签

张崇明目光幽远。

拨乱反正,不仅仅说的安王,还有他呢。他从户部拿来的钱也有不少,小皇帝心里大概清清楚楚。此次回京之后,还是早些找个由头把这笔钱还回去吧。反正如今朝廷用钱的地方多,也不愁没有理由。

这会儿若是不还,往后也是得还的。

想到此处,张崇明又佩服起了冯慨之了:“你倒是有些机灵,早前就跟他打好了关系。”

他指的是谁,不言而喻。

冯慨之嘿嘿一笑:“我多聪明啊,若不是看准了怎会做这种亏本的事儿?不过,您是什么时候想通的?”

张崇明一愣。

什么时候想通的?他也不知道。只是这一路走来,张崇明却从原先的笃定夏国必被亡国,转变为如今的几十年内应当安然无恙。起码,在这个小皇帝手中大概是不会亡国的。

不过他先前做的错事有些多了,若是想继续保证体面的生活,肯定是要做出一点成绩的。张崇明也看懂了,这个小皇帝不会养着闲人,也不会养着罪人,除非带罪立功。

“回京之后,还得你多帮衬着点。”

冯慨之没听懂:“什么意思?”

张崇明对着他耳语两句。

冯慨之惊道:“您……当真要撕破脸?”

“怪只怪他们自己做错了事。”错不在他,张崇明道。

冯慨之也是立马就应下:“行,这事儿我肯定帮您的,您就放心好了。”

这两人不动声色地把事情商议好了之后,萧瑾也差不多准备启程了。

许州的事儿暂时由军中的那些人顶着,一时半会儿也出不了什么差错。不过萧瑾还是不放心,路过建康府的时候,让苏仿又举荐了一些人手,调去那五州。

且来了建康府之后,萧瑾竟发展健康的许多地方竟然都种上了冬小麦。

他问过之后,苏仿才道,原来是百姓看到官府种小麦,纷纷要学。

苏仿还道:“微臣先前问过您可否传授百姓,您不是答应了吗?”

萧瑾拍了拍脑袋,好像记起来确实有这么一段事,只是当时他忙,随意应付了两句。

如今看来,这苏仿的确是胆大心细能成事儿的,把他放在建康府真有些屈才了。

不过说来说去,还是缺人。萧瑾感觉,科举取仕已经迫在眉睫了。

从建康府出来后又行了五六日,一行人终于到了临安城。

萧瑾回程的这日,李廷芳依旧领着诸位大臣守在城门处。

然而眼下守在这里的朝臣都是心甘情愿等候在此的。同上回萧瑾前去赈灾时简直是天壤之别。谁也不曾想过,他们夏国竟然能打退齐国,还从其国手里拿到了五个州。

这可是几十年都未曾有过的大战绩了!

新皇甫一登基,国土就大了这么多,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们夏国风头正盛,前途无量!只要跟着新皇走,新皇吃肉,他们肯定是能跟着喝口汤的。

正因为如此,这段时间萧瑾在朝中的呼声已经高到从未有过的地步了。

众人左等右等,终于等到了萧瑾。

萧元涣也在前面,萧瑾过来时,他心里只觉得奇怪,总觉得张崇明跟冯慨之几人跟他走得过近。若是他之前没记错,这两人不是一向不喜凑在萧瑾身边么,怎么现在反而……

萧元涣一脸不解地跪下行礼,只听萧瑾说,要回去先开个朝会。

他听完便知道,这朝会多半是要批他的。

拦下军粮跟兵力,却是是有失妥当,但若真的计较起来,他也不是没有借口可以应对。

早在萧瑾回程之前,萧元涣就已经想好了应对之策了。

果然,刚进了大殿,人还没站稳,萧元涣就听有人道:“启禀圣上,臣有本奏。”

“准奏,何事?”

户部右侍郎哪怕被推出来,也依旧不卑不亢,按着交代道:“臣欲弹劾当朝丞相李廷芳,其人独断专行,以权谋私,欲谋不轨之事!”

咦,等等?李廷芳?!

萧瑾糊涂了,他居然觉得李廷芳有些古怪,但却从未想过他还有这么多的花花心思。毕竟这人看着可老实了,萧瑾再次确认:“你说李丞相欲谋不轨,朕问你,他可有同谋?”

户部右侍郎道:“有,此人正是安王萧元涣。李丞相与安王勾结已久,早在八年前便有书信往来,臣已备好证据,请圣上过目!”

满殿哗然。

第34章 审问 ◇

◎勾结谋反的真相◎

满堂皆惊。

方柄将弹劾的奏书直接呈上御前。他在奏书里面也没有列举多少罪状, 不过,只一条密谋造反就已经是诛九族的死罪了。

李廷芳自从谋反论调一出之后便怔住了,愣愣地看了张崇明一眼。

张崇明目不斜视, 也不言语。

不过他们俩共事这么多年, 纵然彼此不睦,许多事也都是心知肚明。好比这一回,谁也不知方柄为何会状告李廷芳, 只有李廷芳自己知道,这是谁人指示。满朝文武能查得出来这件事的只有张崇明, 他平时是不管事,但他在朝中不知有多少耳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