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0节(2 / 2)

加入书签

赵将军整个人呆滞了片刻,然后脸上再现出惊艳之色:“从前总听人说什么布衣荆钗不掩国色,我总觉得是文人的酸话,没成想竟然是真的。”

他说着便下了马,恭恭敬敬行礼:“末将赵硕,参见太子妃娘娘。”

“……”

这一下前倨后恭,倒让姜宛卿愣住了,只能道:“免礼。”

然后她便看到了门口的风昭然,风昭然目光深深,以几不可见的动作对她微微摇了摇头。

姜宛卿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赵硕起身,一脸殷勤地道:“娘娘是姜家之女,身份贵重,竟然沦落至此,着实是末将等的失职。末将这就带娘娘回姚城,一切皆照着宫里的供奉,绝不让娘娘委屈。”

……所以风昭然是让她别跟赵硕回城?

见姜宛卿思忖,两名随从在旁边道:“娘娘可能不知道我们将军是什么人。我们将军官居五品,整个姚州城都是归我们将军管的。”

“杨太守娘娘定然知道,我们将军是杨太守的泰山大人。只要娘娘肯跟着我们将军,那一定是吃香喝辣锦衣玉食,不比在这荒郊野岭陪着一个病秧子强得多?”

这套话随从说得眉飞色舞,十分流利,显然平常没少说。

两个随从一面说,赵硕便一面点头,语气谦虚:“莫要这么说,说得我像是要接娘娘进城做什么似的。娘娘莫怕,这两个混账不会说话,末将只是敬重姜大人,不愿意娘娘在这里受苦。毕竟娘娘是庆王妃的姐妹,是我们庆王的小姨子呐,我们这些底下人能不好好孝敬吗?”

姜宛卿顿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他们这是想干什么。

她上一世是吃了不少苦,却从来没有受过这种污辱,一团怒火裹着强烈的恶心涌上来。

她想直接给赵硕一巴掌,又觉得会脏了自己的手。

她想起来了,她不知道“赵将军”是谁,但她听过“赵硕”这个名字。

那是在风昭然回京登基之后,论功行赏论罪从罚,赏罚分明,朝野称赞。

庆州自太守杨遵义以降,判处死刑的官员多达五百余人,首恶被诛九诛,姚城在被死于洪水的百姓血染过一遍之后,再次被这些贪赃枉法之人血染一遍。

沈慎儿当时入宫,说起此时激动不已,在说起庆州那批贪官污吏之时,在杨遵义的名字之后,提到了一个名叫“赵硕”的人。

此人原是杨遵义的亲卫,为谋权势,将自己年仅十三岁的女儿送给杨遵义为妾,从此青云直上,在庆州横行不法。

他好射猎,也好女色,家中妻妾无数。

在庆州乃至在整个大央,这样的人都不少,因为皇帝和皇帝最心爱的庆王皆是如此。

沈慎儿说起他的时候咬牙切齿,因为赵硕竟厚着脸皮向沈怀恩提亲,要娶沈慎儿为妾。

沈怀恩断然拒绝了这门婚事,也因此得罪了赵硕,在姚城更加是举步维艰。之前沈氏父女易装上京,被派出来追杀两人的,正是赵硕的手下。

姜宛卿此时也明白了风昭然为什么要支开她。

她在赵硕眼里无异于一块肥肉。

赵硕笑眯眯地看着姜宛卿。

接到姚城供奉什么的,当然不是谎言,这么漂亮的女人,扔在乡野里自生自灭当真是暴殄天物。

但天上从不会白白掉下馅饼,她想要供奉,得拿自己来换。

一个妇人嘛,不会像那些姑娘家那样扭扭捏捏,寻死觅活的,而且太子必死无疑,她守着这个病秧子又有什么用?

赵硕都盘算好了,她在姚城住上一阵,让他好好尝个鲜,不知道他那太守女婿愿不愿意换换口味,若是愿意,那就更好了,自己快活上不说,还能再立一功。

等到太子死后,太子妃就算将来回京,当然也不敢把自己的丑事说出来,说不定来日他升到京城做官,还可以同她一续前缘。

赵硕越想越是开心,目光也越来越淫邪,没想到只是临时起意来打个猎,居然还能遇到这等好事。

“本宫不走。”

姜宛卿只觉得他的眼神就像是两只有形的苍蝇,所过之处黏腻无比,她忍着恶心,冷然道,“殿下在哪里,本宫便在哪里。”

“这好办,”赵硕走近姜宛卿,笑道,“殿下的身子不好,想来骑不得马,末将先带娘娘回城,明日便派马车过来接殿下。”

姜宛卿明知道他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却是无法反驳。

他的人数太多,即便有未未的箭术,也不可能敌得了这么多人。

更何况他本人又擅骑射,绝非易与之辈。

她下意识想向风昭然求救,但是克制住了。

世间没有人比风昭然更懂得计算得失,他绝不会为了她而以身冒险,把自己赔进来。

赵硕瞧出了姜宛卿脸上的恐惧,明艳之中带着一丝楚楚可怜,美得不可方物。

他忍不住伸出手,取下姜宛卿鬓边的一根干草,手指顺势滑过姜宛卿的面颊,低声道,“啧啧,娘娘这般妙人儿,怎么能——”

姜宛卿只觉得他的手指就像是毒蛇在她脸上爬过。

就在这个时候,她听到了风昭然的声音:

“扶商未未!”

随着这一声低喝,一支箭从赵硕左边的太阳穴射入,再从右边的太阳穴穿出,将赵硕的脑袋射了个对穿。

箭尾的羽毛在阳光的照耀下色泽艳丽,夺目极了。

作者有话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