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9(1 / 2)

加入书签

</p>

</p>

为难:“我哥交代了,不让你乱跑。”

“村里规矩大,尤其是白事上,规矩更大,忙的事很多,稍不注意就容易犯忌讳。我怕你不习惯那样的场面,人多眼杂,我哥又忙肯定照顾不了你,要不你别去了吧?”

孟黎立在原地,迟迟没动静。

林佳见她没有反应,犹豫片刻,最终妥协:“你要去也行,我陪你一起去吧。”

“周静姐平时对我很好,我本来也想过去帮帮忙。你等我打个电话,我找人帮忙看看店。”

孟黎点了点头,人往旁边一站,等林佳一起走。

十分钟后,孟黎走在林佳背后,打着手电筒往周静家赶。

路上静悄悄的,有一段没有路灯的路,孟黎走在漆黑的小路,跟着林佳的脚步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试探。

林佳常常回头看孟黎有没有跟上,等她跟了上去,林佳又继续往前走。

“周叔死得突然,按照郑姨的性子肯定会撒泼,质问哥为什么不救他。大伯去世那年,我妈、我姑忙着招呼奶奶没在家,白事除了周叔帮忙,全靠我哥撑着。周叔来家里帮我哥被郑姨指着鼻子骂,当时客人挺多,周叔被骂得抬不起头,我哥见状连忙让周叔回去。”

“周叔不肯,一直坚持到把大伯送上山。说实话,周叔家要不是有周叔撑着,就请郑姨那德行,肯定在村里不受待见。”

“我哥这次肯定是要亲自送周叔上山的,天气热,希望日子不要看得太远,不然大家都难熬。”

“还得请道士先生帮忙做法,按规矩,周叔人是在外面没的,人不能进家里,灵柩应该得放在屋外。”

林佳习惯了村里死人,也习惯了村里的规矩,周华荣的死她虽然有所触动,但和她也不是太近的关系,多少存了点客观。

孟黎不懂这里的风俗习惯,只静静听着,没发表什么意见。

时不时有鞭炮声传来,烟火在夜色里绽放,染得整个天空都是红的。

城区管控烟火,孟黎已经好久没有看到过烟花了。

林佳看孟黎盯着烟火看,又说了几个规矩:“断气的时候放鞭炮是为了告诉邻居人没了,请大家过去帮忙。其他时间也有各自的意义,上山前一晚招呼客人,很多有血缘关系的或者离主人家近一点的关系都会买炮竹彰显身份。”

“有些人还会请先生敲锣打鼓送别逝者。上山前三天需要做法事……”

孟黎没听懂,只淡淡点头表示听进去了。

林佳看她不感兴趣,多说了几句:“我大伯去世我才几岁,我哥一个人守灵,上山那天他举着引魂幡走在最前面。”

“怎么说,大伯去世的时候我哥年纪太小,不少人都觉得他可怜,小小年纪就担负这么多。”

“我跟在我妈后面,静静看着我哥,无论别人怎么说,他都保持着不倒的姿态。葬礼前几天他没合过眼,直到葬礼结束,我哥才回到家,一个人关上门不吃不喝睡了一天一夜。”

“醒来跟变了个人似的,突然长成大人模样,担负起了整个家。”

林佳说到这无声叹了口气,像是在惋惜,又像是心疼。

刚到周家巷子口,孟黎就听见了一道刺耳的争吵声。

孟黎忽地停下脚步,抬头望向人群密集、涌动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