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0节(1 / 2)

加入书签

之后他才看起了画,大概是技术原因,加上又是黑白的,所以画印到报纸上后已经有些失真,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其所要传达的内容。

小女孩的那双充满了渴望的眼睛依旧是画上的重点。

让人过目不忘。

而叶未歇也是这个时候才知道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或者可以说,和他猜测的差不离。

国内虽然早几年就已经开始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但因为家庭实在困难,加上一直以来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影响,一些偏远地区依旧认为女孩子读书没用,还不如在家喂猪做饭带孩子。

当然,有部分的确是因为家庭困难拿不出钱来。

所以即便国家已经颁布了教育法,也依旧有很多女童没用享受到义务教育的权利。

她们只能望着学校露出渴望而向往的神色。

看完报道后,叶未歇若有所思。

他觉得自己应该为这些小女孩们做些什么。

只是给钱不难,难的是要怎么确保那些钱是实实在在用到了她们身上的,不然最后钱出了,该享受的人却没享受到,那不是白忙活一场?

这么想着,他干脆给日报的主编秦悦打了个电话。

那边秦悦接到叶未歇的电话后也有些惊讶,问他有什么事。

叶未歇开门见山,“我想和秦主编聊聊那篇报道的事。”

秦悦一愣,“那篇报道?哪——哦,你说用了你画的那一篇是吗?”

“对。”

“你不找我,我都快忘了,”秦悦笑道,“我们用了你的画,稿费还没付给你呢,你看我们直接给你寄到你上次留的地址行不行?”

叶未歇拒绝了,“不用,就当我免费给你们用了。”

“那不行。”秦悦坚持,“用了稿子付稿费是天经地义的事,晚点我就让负责这事的人给你寄过去,你注意查收一下。”

话说到这里,叶未歇只能收下了。

“谢谢。”

秦悦:“我们谢谢你才对,要是没你的画,我们的报道也不能那么成功。”

因为这一幅画的缘故,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关注这一块,相信可以帮到不少人。

也不枉费他们跑那么远采访一趟。

“哦,对了,”她突然想起来,叶未歇刚才说想聊聊那篇女童无法上学的报道,“你是想聊什么?”

叶未歇:“我是想问,你们把事情报道出来后,有想过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吗?或者说,负责这方面工作的有关部门有什么举措吗?”

听到这两个问题,秦悦倒没有因为叶未歇年纪小有什么意见,而是道:“我们只是报社,所以能做的就是呼吁大家依照法律法规,把孩子送去学校。”

其他的,他们也不做不了什么。

“至于你所说的相关部门,据我所知,他们已经在讨论可行性的办法,想必过不了多久就会有下一步举措。”

“但这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事情。”

她不希望叶未歇对此抱有太大希望,毕竟经济基础就决定了上层建筑。

手里没钱,你就是把刀架在人家的脖子上,他也送不起。

所以,解决起来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只能说任道而重远。

这一点上叶未歇可能看得比秦悦更深,因为他看的是历史,而秦悦看的是未来。

“这个我知道,”他说,“所以我才想说,我们大家是不是能出一份力,比如捐一下款什么的。而且我想,和我有一样想法的人一定很多。”

“大家捐的金额可能不多,但积少成多,我们总能帮上一些忙。”

“是这样没错。”

秦悦没想到叶未歇有这样的觉悟,而且想到捐款的事,她心下忍不住跟着澎湃起来,叶未歇说的对,积少成多,到时候可以帮助更多的失学儿童。

她立刻表明,这件事情她会立刻向上面汇报。

叶未歇想了下,说:“我相信秦主编肯定能号召许多人伸出援手,但我担心的是,大家捐出去的钱是不是真的能顺利到达需要的人手上,又是不是真的用在了上学上。”

而这,才是重点。

秦悦沉吟了下,道:“是,你说的对。”

他们缺的不仅仅是钱,还有能让钱用在刀刃上,用在真正需要的人身上的监管力度。

“这样,”秦悦很快下了决定,说,“我来约个时间,让你和相关的人员见面聊一聊怎么样?”

她总觉得叶未歇提出了这个问题,是因为想到了办法。

叶未歇想了想,“也可以。”

反正他只提出建议,至于成不成,也不是他一个小市民说了算了的。

事情就这么定下了。

叶未歇原本以为安排见面的事情会很快提上日程,还担心说会不会和曼丽衣品开业的事情撞上,但没想到,那天打完电话后,秦悦那边一直没有消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