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0(1 / 2)

加入书签

</p>

</p>

无权,要不然的话,所谓的帝王不过就是个笑话罢了!

如今他身体情况不允许,但是康熙却依旧不能真正放下权柄,事实上,四爷说是监国,但是,紫禁城的侍卫,还有京中各处兵马,依旧掌握在康熙手里,但凡四爷有什么逾矩的地方,康熙拿下这个儿子并不会费太大的力气。

这般一来,难免拖累了康熙养病的速度,康熙心里也是着急,他这身体一天不好,一天就只能在宫中静养,虽说老四对自己还算是恭敬,什么事情都会先听自己的吩咐,但是,时间长了呢?康熙对于朝堂上那些臣子的节操是丝毫都不敢相信,胤礽做了二十年的太子,就有人死心塌地地将胤礽当做是自己的主子,不惜跟自个这个皇帝作对,那会儿起码自个还在盛年呢,可如今呢,自个这个身体状况,再拖个一年半载,老四差不多也就能拿捏住大半臣子了。

有着这样的考虑,在康熙身体勉强好转一些之后,他就开始偶尔召见一些近臣了。四爷看在眼里,也不阻止,这个时候,他是真觉得自家这个汗阿玛有些不知道轻重,他如今的关键就是养好身体,一个连最基本的仪容都无法保证的皇帝能上朝吗?行走不方便可以让人抬过去,但是,说话都说不清楚,那难免要被下面的臣子轻视。别以为身为皇帝,下面的人一定就会服从你,汉臣或许还好,他们在清兵入关之后,就多半被打断了脊梁,如今连口头威风都不敢逞了,但是八旗那些大爷,可不是什么忠君爱国的好奴才。这也是有根子在的,满清当年就是八王议政制度,先帝能够登基,其实就是这些八旗旗主之间的妥协,与其让自己的政敌占了便宜,不如联手立个傀儡。多尔衮在排除异己上做得很好,很是削弱了那几个铁帽子王的实力,但是他英年早逝,算是让顺治占了便宜。结果顺治也活得不长,轮到康熙做皇帝,又被几个辅政大臣搞得灰头土脸。总之,但凡是皇帝弱势,那么,八旗这些人定然是会蹦出来表现自己的存在感的,康熙要是一心想要折腾,那么难免就叫这些八旗贵族占了便宜。

四爷倒不是没有孝心,但是在这种时候,孝心是要往后放一放的,尤其,你自以为自己尽了孝心,放到康熙那里,只会觉得你不忠不孝。这是立场问题,根本没法改变。所以,如今看着康熙在那里透支自己的身体,四爷也只能是看着,对此不会多做什么,甚至还会在监国的时候主动询问,是否有人要去给万岁爷请安。

当然有人要去,毕竟,四爷如今的地位开始稳固,老八他们那一伙人自然是不肯就这么安分下来,一边给四爷捣乱,一边就想要到康熙那里进谗言。老八知道自己遭了老爷子的厌恶,就让别人过去。十四也是个蠢的,真跑到康熙那里主动请缨,结果被康熙三言两语给打发了,只得垂头丧气地回去。

策旺阿拉布坦那里,如今就按照四爷的策略慢慢进行的,策旺阿拉布坦年纪不小了,拖个几年,也能省掉大清许多麻烦,因此,四爷不过就是在跟康熙商讨了一番之后,拟了几道赐婚的旨意,康熙也是狠人,又从孙女里头挑了好几个赐婚给了蒙古各部,然后又命人去蒙古那边挑拨离间,主要针对的就是策旺阿拉布坦的几个儿子,策旺阿拉布坦看好的继承人是策零,但是,他又不是只有一个儿子,这些儿子能甘心放弃继承权,老老实实为策零驱使?所以,只需要允许他这几个儿子继承一部分草场,那么,自然而然的,准噶尔那边内部就会分裂。

对于四爷这番操作,康熙也是赞成的,这年头打仗是真的不划算,西an那边不比其他地方,高原气候与平原相差很大,想要适应,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大军过去,光是要适应那里的气候就需要相当长时间,就这样,也会有相当一部分人会因为水土不服死在那里。另外,后勤辎重也是个问题,在平原上运输粮食辎重就得冒着额外耗费一半的风险,要是将这些送上高原,那么,路途上的损耗起码要七八成,谁也不知道这一战要持续多长时间,别一番折腾之下,直接将朝廷给打穷了。所以,如果能够用盘外招解决,那就尽量不要打仗,就算是要打,也不能在高原上打,大清实在是太吃亏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