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0(1 / 2)

加入书签

</p>

</p>

她这个太后不是,只要四爷一直孝顺,那么儿媳妇到底是谁,太后根本不会在意。

年氏倒是想要展现一下自己的贤良,毕竟,年妃也是有野心的,李氏能做贵妃,完全是靠能生,三子一女还都活了下来,年氏却是连连有孕,却只活了一个,太医也曾经隐晦地跟年氏说过,年氏身体先天不足,这直接影响了孕育子嗣,每一次怀孕对于年氏来说,都是对于自身元气的亏空,所以,年氏若是不想早逝,还是不要继续怀孕了。

年氏也是听劝的人,她已经有了一个儿子,若是为了再生一个导致自己早逝的话,那么,留下来的这个儿子未必能够过得好。当然,年氏也想要为福惠打算。福惠因为体弱,并没有跟着上面兄长排行,或者说,福惠这个名字,其实不算大名,而是小名,四爷想着等着福惠彻底站住了,再给他按照序齿选一个好名字。年氏自然不愿意自家儿子一辈子就是个寻常皇子,她之所以进宫,为的可不是仅仅生下一个未来的王爷,一个宗室王爷对于年家来说,那真的是无关紧要,带不来什么好处。光是看康熙几个儿子的外家就知道了,人家许多还是正经的满人呢,也没捞到多少好处,最煊赫的索额图最后干脆被活活饿死了!所以,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强的外戚,给未来皇帝做舅舅,不比给一个寻常皇子做舅舅来得强吗?

年妃觉得自己比起李贵妃,无非就是生得少,资历浅。李贵妃也不过就是汉军旗出身,家境只能说是小康,有着四爷的扶持,李文璧混到今天,也不过就是个四品,哪里像是年家,年遐龄就是封疆大吏,年羹尧如今更是一方大将,娘家可比李贵妃强太多了。所以,年妃如今还是很有上进心的,自然愿意多花一些时间来奉承太后,在太后那里刷点好感度。毕竟太后也是宠妃出身,未必看得上皇后,在年妃看来,优势在我!

事实上,年妃的确应该自傲,年遐龄原本早就致仕,如今又被四爷挖掘出来了。

第54章 我给四爷当公主54

年遐龄担任巡抚的时候曾经搞过摊丁入亩的试点,而四爷已经对如今大清的情况难以容忍了,别看大清一派盛世风光,实际上这是建立在番薯这中高产量作物大规模中植的情况下,在地方上,寻常百姓已经承受了太多不该被他们承受的税赋,之前康熙六十大寿的时候,直接喊出了一声盛世滋丁,永不加赋。但是这仅仅是赋而已,事实上,封建皇朝要收钱,名目是很多的,税、赋、捐、贡、租、役,总之,想要盘剥你,总能找出名目来。

四爷巡视过几次河工,参加过黄河决口后的赈济,对于民间的情况,了解还是比较深的,康熙驾崩的时候才康熙五十五年,结果到了民间,有的地方收税已经收到了康熙九十五年。四爷那时候对此无能为力,少数族裔统治多数族裔,就不得不倚重汉人官僚地主的力量,而这些人呢,在这中小农社会里,想要维持自身的利益,自然是会选择加倍盘剥底层。

四爷因此想要全面试点摊丁入亩,减少百姓的负担,好延长大清的统治。年遐龄当年既然干过这事,那就比较有经验,正好可以发挥一下余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