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5(1 / 2)

加入书签

</p>

</p>

还有参谋人员,只要不犯错,那就是功劳。

雄勇公府虽说也是一等公府,但是这几代都没上过战场,原以为只能一辈子就这么下去了,结果孙子却是在战场上闯荡了出来。

当然,之所以能有这般际遇,还是主子爷看重,先是将唯一的掌上明珠下嫁,然后有意提携,这才有了如今的风光。以前雄勇公府在京中简直就是透明人,除了一些老亲还在往来之外,其他的一年到头都见不着身影,如今虽说不至于炙手可热,也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皇上看重女婿,还能不再帮着提携一下亲家?!

之前风瑜在圆明园,雄勇公府的人想要奉承也没法过去,毕竟,圆明园以前是先帝赐园,如今更是跟先帝的畅春园一个地位,看着皇上大兴土木的模样,只怕日后比畅春园还强一些,起码先帝以前也没大半时间都待在畅春园啊!但是如今风瑜搬回了公主府,雄勇公府的人就一下子行动了起来,当年老祖宗打天下的时候攒下来的宝贝三五不时地往公主府送,这些宝贝留在自个家里,变卖舍不得,留着,除了偶尔赏玩一下,也没别的什么用处,如今若是能用它们给家族铺一条康庄大道出来,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何况,公主也算是自家人,回头公主没了,这些东西不是还得留给自家曾孙吗?肥水不流外人田,这事稳赚不赔啊!

风瑜见识过的好东西不少,不说多次穿越也没少穿越成贵族皇室,光是这一世,四爷审美很在线,给风瑜的嫁妆还有后来的赏赐也都是好东西,当初四爷因为风瑜的那点奇思妙想开的瓷窑后来也就直接给风瑜做了陪嫁,每年都有新鲜的花样送过来,这些瓷器放在后世,那也是价值连城啊!

雄勇公府带来的自然是前明的好东西,前明许多皇帝,属于除了不会当皇帝,干其他都不错的那种,民间风气也比较开放,朝廷喊着片板不许下海,民间的海船偷偷摸摸地跟下饺子一样往外跑,那时候的许多艺术就有了些中西合璧的意思,图赖当年是打仗,那些易碎的东西肯定是不会抢的,倒是各种书画还有一些比较结实的什么香炉宝石盆景之类的搞得不少,风瑜倒也赏玩了一阵子,之后挑了一些给李氏送了点,给四爷送了点,再给几个弟弟送了点,也没漏了弘晖,然后便将大部分都锁到了库里,合适的时候再拿出来用。

大军回京自然是一批一批的,景恒就属于第一批回来的人,因此,没过多久,人就到了。

四爷亲自带着百官郊迎大军,当时就对主要的功臣进行了封赏,十四被封为恂亲王,年羹尧受封三等公,岳钟琪被封三等公,景恒干的是后勤的活,所以也就是被封了个三等伯,这几个是主要的,其他一些就是捎带的了,饶是如此,这也是这么多年来头一次因为军功爵位大派送了。当年康熙亲征噶尔丹,前两次都未尽全功,别说是封赏了,问罪的就一大批。

之前因为四爷登基除了给十三封了亲王,废太子封了理亲王,其他几个兄弟就没什么动静,还有人说四爷刻薄寡恩,如今这般封赏,谁也不说四爷刻薄寡恩了,一个个恨不得山呼万岁,一个个满口都是皇上圣明。

允祀如今在朝中并没有官职,出来郊迎也轮不到他,但是到了这个时候,允祀还是带着心腹太监出来了,看着场上的情景,允祀露出了有些黯然的神色,事到如今,他自然明白,已经是没有回天之力,老四的帝位已经不容动摇。

只是,英明如先帝,早早立下了太子,还因为夺嫡之事闹得晚年不安,如今这位儿子不多,嫡长子弘晖已经被默认排斥出了继承人的序列,年纪大的几个都是同母所出,但是,难道同母所出就一定一条心吗?何况,还有年氏所出的阿哥呢!年羹尧立下这么大的功劳,难道不想让年家也变成下一个佟家?毕竟,佟家当年其实也是汉军旗!允祀觉得自己还年轻,如今这位不想用自己,但是,下一位呢?看着穿着皇子礼服的一帮皇子,允祀再度下定了决心。

允祀的出现并没有引起人的注意,他这些日子一直表现得非常低调,毕竟,不低调也不行,作为之前曾经闹出过那样声势的先帝之子,全盛的时候,大半个朝廷都受到他的影响,不过,从他被康熙说成父子之情绝矣之后,声势就开始一落千丈,他如今虽说还顶着一个贝勒的爵位,却是几乎已经是无人问津,在这样的情况下,谁还会关注一个注定难以翻出什么风浪的贝勒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