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8(1 / 2)

加入书签

</p>

</p>

李世民收获了许多钱粮,更多的还是民心,如今大家都不再提什么玄武门了,说白了,皇家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大家其实早就习惯了,南北朝结束也没多少年,现在还有不少人活着呢!那会儿乱七八糟的事情还要多呢,比如说北齐姓高的那一家子,简直是人均神经病。另外,对于底层来说,他们根本不会关心到底是谁在当皇帝,像是一些比较偏远的地方,比如说岭南乃至西南一些犄角旮旯里头,大家大概根本没意识到这些年已经连续换了好些个皇帝,说不定在他们心里,皇帝还姓杨呢!所以,像是穿越者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身处古代某个穷山村,开口就问如今是哪个皇帝在位,根本就是不正常的事情,熟识的人听了都会觉得不对劲。李唐建立之后,对于关中以外的地方,大家也不知道李建成是谁,只知道换了个皇帝,既然如今这个皇帝对百姓还不错,总是减税减负,总给大家送好处,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世民自然是愈发志得意满起来,在朝堂上说话的声音都响亮了许多,这也导致了那些世家出身的官员如今也变得谨慎了起来。他们一向很识相,像是杨广在位的时候,一帮世家官员背地里头各种捣鬼,恨不得明面张胆地在家谋反,但是在朝堂上,一个赛一个会溜须拍马,总之,谁也不是傻子,除非有牺牲自己的必要,否则的话,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那都是基本操作。

与这些人相对应的是魏征,魏征这家伙,该拍马屁的时候从来没耽误过,但是,在其他事情上,他一直致力于给李世民搞不痛快。

魏征其实是个能臣,这位真要算起来,也是侍奉过好几个君主的了,当初魏征就很看好李建成,他给李建成出了许多主意,比如说,早点干掉李世民,可惜的是,李建成就是不干啊!李世民留着魏征,也就是留着一个牌坊,意思就是自己还是很有容人之量的。但是,魏征想要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事情,一个贰臣,甚至是三臣,你凭什么爬到早早就从龙的人身上呢!李世民身边又不缺什么能臣干臣,所以根本不需要像是齐桓公一样,尽管管仲几乎送了自己的命,但是,在没有别的选择的情况下,他只有重用管仲。魏征又没有管仲之才,李世民身边能人辈出,所以,魏征的价值就变成了诤臣。也就是说,他的任务就是唱反调,泼冷水。

魏征如今也不求自己能实现什么政治抱负了,他如今也就是求一个青史留名,以一个诤臣的身份,所以,但凡是李世民有什么行差出错的地方,魏征肯定会抓住不放,甚至还要扩大化,总之,非得让李世民不痛快不可!

像是如今李世民被民间的好评冲昏了头,魏征直接就将他比作杨广,杨广当年刚刚登基的时候难道不是明君吗?甚至,杨广的登基还没有李世民这样的诟病呢!毕竟,杨勇是杨坚废的,至于杨坚的死到底跟杨广有没有关系,那也一直以来不是什么确定的事情。李世民却是明确杀了亲兄弟,逼着亲爹退位的。杨广登基前几年还万国来朝呢,你现在还没到这份上,就开始飘了,别搞到最后还比不上杨广!

别看李世民登基之后,许多事情都在抄杨广。但是就像是汉朝将秦律修修改改拿出来用,嘴上喊着秦朝都是□□,其实自家拿了也就是稍微修改了一下,甚至直接沿用一样,李世民也不承认自己是在抄杨广,杨广是隋炀帝,自个呢,肯定是千古明君,谁抄啦!连借鉴都不是!杨广干成的事情朕要干成,杨广干不成的事情,朕也要干成!

总之,李世民被魏征喷得不轻,怒气冲冲地就回了后宫。风瑜就见识了一下长孙皇后的厉害,长孙皇后真的是将李世民拿捏得死死的,李世民好名声,一直以来就是要做明君,所以,长孙皇后就拿这个来劝李世民,李世民虽然心里将魏征杀了不知道多少遍,但是这会儿气也消下去了。

风瑜抱着如今已经对外界非常好奇的李治,笑眯眯地看着长孙皇后将炸毛的李世民的毛给捋顺了,然后又其乐融融起来。

结果等到长孙皇后去更衣,李世民又暗搓搓地看向了风瑜,有些贼兮兮地说道:“丽质啊,等着瞧,魏征这个老村夫,阿耶定然哪天要给他一个好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