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59(1 / 2)

加入书签

</p>

</p>

希望再出一个霍去病了,就知道惦记着卫家,卫家难道真的对他有多少恩义不成?以前的时候,刘彻欣赏这种人,但是,当这种恩义与忠君对立起来的时候,刘彻就很不喜欢了,他希望大家都忠诚于他,一切以他为主。可惜的是,他之前觉得儒家的思想很符合自己的需要,结果如今发现,董仲舒他们搞出来的天人感应这一套,居然想要将皇帝和灾异之类的联系起来,也就是说,以前的时候,出现了什么黄河决口、地震、日食、彗星、水灾旱灾之类的,只需要罢相就能解决,因为天子至高无上,代天牧民,是不会有错的,错的只能是执行者,但是如今呢,国泰民安变成了臣子治国得力,天灾**就是天子获罪于天,刘彻能喜欢这一套才怪!

霍去病的死同样警告了卫青,尽管有人暗中怀疑是卫青害了霍去病,毕竟,在这之前,霍去病在朝堂上的话语权已经超过了卫青,卫青对这个外甥下手也不是不可能的。但是,卫青自个知道,这事真不是他干的,所以,霍去病的死到底是怎么回事,卫青只要是一想,都觉得心惊胆战,深感帝王无情。但是,对外,他却什么都不敢说,只能当霍去病就是病死的。

但是,在意识到了刘彻骨子里的无情之后,卫青愈发谨慎低调起来,他不敢告诉卫子夫霍去病的死因,但是,卫子夫也是聪明人,以前卫青霍去病两人在那里,已经不是大汉军方的半壁江山了,两人站在一起,代表的起码是七成的大汉军方,其他三成多半也是墙头草,关键时候站在谁那边还两说。但是如今霍去病这么一死,卫青这些年又低调了许多,立马不同的意见就冒出来了。毕竟,卫青年纪不小了,以前的继任者是霍去病,霍去病是个霸道的性子,大家可以在卫青那里据理力争,到了霍去病这里,很多时候就是他的一言堂。结果霍去病先走了,年轻一些的将领顿时就蠢蠢欲动起来。

卫子夫自然发现了其中的危险意味,顿时也收起了之前那等笃定的意味,变得谨慎小心起来。另外,卫子夫觉得卫青年纪也不小了,霍去病在战场上留下了一身伤病,卫青虽说不像是霍去病一样每每冲锋在前,还喜欢玩什么长途奔袭,但是,在战场上也是受过不少伤,如今其实身体状态已经远不如壮年时候,当然,他吃的是脑子这碗饭,不是那种需要亲身上阵跟人家单打独斗的,就像是韩信,论起战斗力,别说是跟韩信比了,比起樊哙都差许多,甚至比不上善于驾车的夏侯婴,但是,最终韩信领兵,连战力天下无双的项羽都不得不在乌江自刎。卫青或许没到韩信这份上,但是,他真要是上阵,多半还是在中军指挥。

不管怎么说,在卫子夫看来,卫青虽说是自己的弟弟,但是他已经不年轻了,谁知道还能依赖卫青几年了,如今却需要让刘据自个羽翼丰满起来。但问题是,刘据才多大年纪,距离定亲成婚还有好几年,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不能指望刘据能有什么得力的姻亲,那么,只能是看女儿的了!

卫子夫再次打起了女儿婚事的主意,诸邑公主如今比较低调,公孙严是个脸皮厚的,比起同龄人,他文不成武不就,唯一的优势就是他娶了个公主,还是嫡公主,白捡了一个封君的爵位。但是,一个封君的爵位在长安算得了什么呢,所以,还是得继续讨好公主才行。因此,瞧着诸邑公主搬去了公主府,公孙严也厚着脸皮跟了过去。诸邑公主终究是要面子的人,所以,面对公孙严这样做低伏小,甚至可以说是死缠烂打,诸邑公主也是无可奈何。时间长了,也是默认了,虽说有的时候还是忍不住要发脾气,但是他们已经度过了初期的磨合阶段,如今已经变得跟寻常夫妻没什么不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