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99(1 / 2)

加入书签

</p>

</p>

就做好了陈阿娇某一日突然薨逝的准备。所以,对于刘康来说,说不定稍微大一点,能依靠的也就是洛邑公主这个姐姐了。洛邑公主这般得宠,她在天子那边说几句好话,刘康就能晚几年就藩,多在长安过几年好日子,也省得她们这些伺候的人跟着一道背井离乡。所以,这些人刻意引导刘康与风瑜亲近。

风瑜对此其实心知肚明,甚至,即便是陈阿娇心里也明白,她也乐得如此,她早就发现,自家这个女儿,其实是个有些凉薄的性子,或者说,她的心很小,一般人根本不会被她放在心上,等到自己一走,女儿又能依靠谁呢?在这样的情况下,陈阿娇自然希望风瑜能有个亲近的手足亲人,也免得将来太过寂寞。

一开始的时候,卫子夫真没将刘康放在心上,但是,大概是因为洛邑公主的缘故,刘康三四岁之后,刘彻似乎就对这儿子来了兴趣,一开始不过是隔上一段时间去长门宫看一看,后来甚至一度将刘康带在了自己身边。这让卫子夫有些恐惧,刘彻自己是在孝景皇帝登基那一年出生的,三四岁之后,也是经常被孝景皇帝带在身边,如今刘康几乎在重复刘彻当年的道路,因此,卫子夫顿时担忧了起来。

这也是难免的事情,如今朝堂上,随着刘彻公开表示过对太子的不满之后,不少人都跟着蠢蠢欲动起来。一帮诸侯王都在暗地里头想要将刘据拖下来,自己好跟着上位,所以,对太子的攻讦越来越多,各种吹毛求疵,这也让太子宫如今出现了危险的迹象。一个人在刘彻那里说刘据的坏话没关系,但是十个人,几十个人呢?

卫子夫自然明白众口铄金的道理,她也曾经劝过刘据,多讨好刘彻身边的近臣,但是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就算是刘据表示亲近,难道对方就不担心刘据秋后算账吗?所以,最终这般作为根本就是徒劳无功。

更倒霉的是,刘据身边还有许多猪队友。比如说公孙敬声,这位依旧犯下了侵吞北军军费的罪过,这种事情,大概在宋明两朝,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在王朝腐朽的时候,估计也是难免的,但是在大汉,一直以来,大汉都武德充沛,别说是公孙敬声,就算是太子自个,犯下了这样的错处,也是要倒霉的。

公孙敬声挪用的军费并不是什么小数目,足足一千九百万钱,算起来就是近两千金。别看刘彻宠爱那些方士的时候,动辄就是千金千金的赏赐,那是因为刘彻因为桑弘羊等人的存在,素来财大气粗,挥霍无度。要知道,当初孝景皇帝平定七国之乱,找无盐氏借子钱,也就是借了千金,后来的军费,实际上一部分是消耗的梁国的积累,还有一部分就是来源于对吴国等国的缴获。由此可见,公孙敬声犯下的是什么样的罪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