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21(1 / 2)

加入书签

</p>

</p>

,事情居然有了转机。因为上官桀作为皇后的亲祖父,居然都对天子有了极多的不满,这又让鄂邑公主心思变得活泛起来。刘康刚刚亲政,帝位并不稳当,若是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也不是不行啊!

有汉一朝,各种稀奇古怪的造反都有,当然,大多数都跟儿戏一样,有的人还没开始造反呢,就已经宣扬得沸沸扬扬,众所周知,在这样的情况下,能成功才怪!

鄂邑公主跟上官桀倒是还做得挺隐秘,但是,光是隐秘有什么用呢,鄂邑公主可以联系藩王,因为那是亲兄弟,她就算是闲着没事做,自个跑到燕国那边住几天都是无所谓地事情。但是上官桀是什么人,先帝托孤重臣,天子的太国丈,朝中的实权人物,这等身份,跟藩王不仅不能沾边,还得明确跟藩王划清界限。比如说,藩王进京朝觐,时间一长,群臣就得催着藩王离京,谁要是敢赖着不走,就等着被弹劾!可以说,朝臣跟藩王之间的对立,是政治正确。当然,私底下藩王贿赂朝臣也是正常的事情,但是,这种贿赂也是有着潜规则的,帮着那些在封国骄奢淫逸的藩王说点好话可以,但是如果有进一步的交往,那就过界了。

很显然,上官桀就过界了,而且他还想要拉着桑弘羊一起干!桑弘羊听了上官桀的话,眼珠子差点没调出来,心里头对自己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自己居然这么长时间以来与这样的蠢材同殿为臣,岂不是拉低了自己的档次?桑弘羊一直自视极高,如今摊上上官桀这样的同僚,他甚至以此为耻。毕竟,他之前跟这位还算是盟友,这等猪队友,再掺和到一起,那回头岂不是要被他坑死?

桑弘羊这人可没有太多节操,要是上头天子是个好糊弄的,桑弘羊倒是不介意首鼠两端,将这事瞒下来,最好借此坑一把霍光,但是,上头天子虽说年幼,但是却不好糊弄。何况,陈太主和洛邑长公主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这两位并无别的牵挂,既然被先帝将天子托付给了她们,那么以她们的耳目灵通,只怕很快就会打听到实情,到时候桑弘羊可就说不清楚了。

因此桑弘羊前脚送走了上官桀,后脚就穿戴妥当,准备进宫告密。

刘康也没想到上官桀居然蠢到这个程度,他干什么不好,哪怕是勾结那些因为重启和亲,有些失意的将领呢,毕竟他也是军中出来的,跟这些人或多或少有些香火情分,结果,居然出了这么个昏招,选择的还是疑似与匈奴有勾结的刘旦。就算是自己立刻死了,别的诸侯王都有机会,就是刘旦不可能有机会,谁会让一个为了钱能勾结外敌的人当天子呢?谁知道他日后会不会连整个国家都给出卖掉!

不过,刘康还指望着上官桀制衡霍光呢,因此,只是叹道:“安阳侯毕竟是皇后的祖父,他也只是一时糊涂罢了,朕不忍加罪!”

桑弘羊心里犯了个白眼,刘家的人是什么德性,他还能不知道吗?孝文皇帝能让群臣跑到亲舅舅薄昭家里吊丧,逼着还没死的薄昭自尽,张释之当年因为拿着做太子的孝景皇帝刷名声,最后连同子孙出仕都受到了影响。上官桀干出这等犯忌讳的事情,天子再年少,也是忍不了的,嘴上说不忍加罪,大概早就将人记在小本本上,等着什么时候一并算账了。但是,嘴上桑弘羊却说道:“陛下仁慈,只是老臣担心,安阳侯不能理解陛下的好意!”

刘康温言说道:“御史大夫过虑了,朕自会劝服安阳侯!”

桑弘羊自觉自己已经尽了责任,当下也不再多说,便起身告退,刘康又赏赐了许多东西,表示自己明白桑弘羊的忠心,这才让桑弘羊出了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