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57(1 / 2)

加入书签

</p>

</p>

,南山避暑期间,干元帝顺利完成了朝堂的大换血。他登基也好些年了,手里头也有了足够的人手,所以,朝堂并没有因为那些老臣的离去有什么运转不灵的情况,反而变得更加具有活力起来。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干元帝因为是捡了个漏才做了太子,都没一年,身边还没正儿八经属于自己的班底呢,就被赶鸭子上架做了皇帝,一开始几乎是后宫治国,文臣那边有元后娘家的影响力撑着,武将那里,看看他宫里多少出身勋贵的嫔妃吧,一直忍到现在才找到机会将朝堂清理一遍,许多人都忍不住要佩服干元帝的耐心了。

事实上,干元帝如今就在这样教育徒景辰:“不管在什么时候,你都要有足够的耐心,欲速则不达,要是朕一开始登基,就想要让朝堂都是朕的人,随着朕的意志前进,那么,朕收获的一定会是一个混乱的朝堂!”

徒景辰还在思索,就听到干元帝说道:“这些年翰林院一直在整理前朝的记载,为前朝修史,如今也差不多快要进入尾声了!朕刚登基的时候,既是兴奋,又是惶恐,后来,你的曾外祖父拿来了前朝的起居注,让朕仔细看,朕一开始不以为然,但是之后,朕就看到了不少事情。皇帝这个身份,不是别人理所当然就要效忠于你的,实际上,历朝历代,多少皇帝死得不明不白?像是前朝末年的时候,最多的一年换了三个皇帝!以至于前朝哀帝的儿子都不够用了,不得不从宗室过继……”说到这里,干元帝露出了一个有些森然的神情,看得徒景辰都有些紧张起来。

干元帝也没有继续多说什么,而是直接给徒景辰布置了任务:“你在上书房,虽说也讲史书,但是一般不过是浅尝辄止,何况那帮人还喜欢什么春秋笔法,所以,你能知道的无非就是他们想让你知道的那些冠冕堂皇的东西。那些史书都是读书人修订的,里头多有一些遮掩的地方,所以,你也别多看,先从前朝的起居注看起,明白吗?”

干元帝如今真的是一片爱子之心,他的帝王心术得传自先帝的很少,更多的就是来源于起居注还有史书,哪怕到了现在,干元帝依旧有着读史的习惯,他既然将徒景辰视作是继承人,自然希望这个儿子少走歪路。

史书这玩意,很多时候得看写史书的人的立场,比如说那位不想透露姓名的太史公,《史记》里头就充满了他的个人感**彩。但是起居注就不一样了,虽说从李世民开始,强势一点的皇帝修改起居注几乎变成了常态,但是相比较起来,史书很多时候更不好说。有的人编写史书的时候就喜欢往里面加私货,甚至还有一些不靠谱的文人,干脆拿着野史当正史,将那些落魄文人的臆测,也写到史书里头。有的时候,这也是皇家默许的,毕竟没有前朝的倒行逆施,新朝的建立岂不是不够伟光正?但是起居注这东西,虽说也会有一部分伪饰的成分,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还是相对公正客观的,尤其是君臣奏对,这些一般情况下不会有什么问题。很多时候,这些看起来非常平常的君臣奏对里头,你就能看到其中暗藏的刀光剑影。

徒景辰自然也能理解干元帝的苦心,当下就亲自抱着干元帝给的一部分前朝的起居注回东宫研究去了。他还算是有些保密的心思,因此,并没有跟自己身边的伴读说,而是晚上睡前自己研究。大概是因为干元帝说了前朝末年一年换了三个皇帝的事情,徒景辰看这些起居注的时候,难免就代入了一点阴谋感,似乎每一句简单的话都带着陷阱一样。然后,徒景辰失眠了!

第二天正好是休沐日,风瑜闲着没事做,想要找徒景辰一起出去游玩,结果就看到徒景辰脸上明显的黑眼圈,顿时吓了一跳:“哥哥,你这是晚上去哪儿做贼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