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70(1 / 2)

加入书签

</p>

</p>

公主的儿女冠的也是外姓,第二代还算是宗室,再往后就很勉强了。但是皇家的儿子,其实跟讨债的差不多,他们生下来拥有的东西已经很多了,但是还不满足,一个个大了之后,什么都想要。

干元帝这边又额外给了风瑜不少赏赐,等到风瑜带着赏赐回去了,干元帝又将身边的人封了口,不许他们对外胡说八道,免得回头怀了甄贵嫔的名声,其实也是担心坏了自己的名声。

干元帝之后也叫人悄悄在甄贵嫔耳边解释了一下,甄贵嫔不免有些郁闷,可惜的是,甄家也没跟风瑜年龄辈分都相当的男性,平白少了一个跟皇家结亲的关系,换个公主,别看出身比不得风瑜,但是,越是这样,对于驸马的要求就越高。可以说,这次不成的话,甄家起码在十几年内是没有尚主的机会了。

甄贵嫔失望之余,也担心得罪了风瑜,因此还命人给风瑜送了一份厚礼,风瑜干脆利索地将礼物收下了,后来又找了机会还了一份礼,甄贵嫔这样的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所以,除非真的毫无缓和的余地,否则的话,能不得罪还是别得罪为好。

甄贵嫔真正生出那样的野心总得等到她生了皇子,而且皇子年长一些之后,要不然的话,以这年头的人均寿命,除非是遇上特殊情况,否则的话,有道是国赖长君,一般就算是想要投机的人,也很少会选择下面年纪比较轻的皇子。

因此,甄贵嫔如今其实还是不愿意跟太子兄妹交恶的。徒景辰这个太子不好跟庶母有什么往来,但是风瑜倒是没这个忌讳,不过,她也没真的巴结,不过就是对甄贵嫔如同对寻常妃嫔一般,起码在目前,甄贵嫔对于现状还是非常满意的。

如今几个年长的皇子纷纷成婚开府,然后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一个劲地比着想要生出长孙来。豫郡王甚至觉得自己无非就是差了一个嫡字,因此,决议要生出个嫡长孙来,豫郡王妃生了一个女儿没多久,结果就又怀上了。而循郡王府呢,自个非嫡非长,所以也没有这个执念,他的策略就是广撒网,正妃与一个侍妾几乎是前后脚怀孕,结果尴尬的事情发生了,两人也同样是前后脚流产了。这事俨然成了京中的笑话,都说是循郡王府妻妾相争,结果搞成了这个样子,不过是谁也不敢当着循郡王的面说。倒是丽妃私底下将徒景宁教训了一番。丽妃也同样是觉得徒景宁治家不严,弄得内宅不宁。但是,丽妃同样对儿媳妇有些不满,你拈酸吃醋也就罢了,不想让侍妾生孩子,你明说就是,甚至找个徒景宁不在的机会,直接叫人一碗药灌下去,看在你肚子里的孩子份上,徒景宁还能拿你怎么样不成,结果,硬是玩一些阴私手段,将自个的孩子也搭了进去,还伤了身子,得再调养一段时间才能再有孕。反正徒景宁是接受了教训,大齐开国以来,起码皇家没闹出过和离的事情来,上头的皇帝看中嫡妻,那么下面的皇子就不敢闹出什么宠妾灭妻的事情来,即便是心中不满,但是也只能捏着鼻子,好歹先让郡王妃怀上再说!

可以说,徒景平和徒景宁都算得上是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反倒是徒景辰这边,张氏进门近一年的时候,自然也就怀上了,若是这一胎是个皇孙,那么许多人难免会生出一点命中注定的感觉。这年头很多人还是相信天命的,尤其是在皇家,徒景平和徒景宁明明成婚更早,甚至王妃有孕更早,但是都没能生下皇孙来。东宫一旦有了嫡出的皇孙,那么在法理上就占据了更加正统的位置,起码在一帮文人那里,太子的地位就变得愈发稳固了。

因此,太子妃这一胎,不知道多少人盼着生不下来,但是干元帝对这一胎却是非常看重,流水一般的赏赐送到了后宫,甚至亲自选了几个经验丰富的嬷嬷送到了东宫伺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