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05(1 / 2)

加入书签

</p>

</p>

忧,也是贾代an及时在干元帝那里提了一嘴,要不然,还不知道干元帝什么时候记得起他呢!

哪怕是看在岳父的份上,林海也不能直接了当地跟贾政说,你就是无才无能,所以活该考不上。林海情商算是比较高的,贾政跟林海相比,还差得远呢,因此,林海自以为自己是在敷衍贾政,贾政这边却是将林海当做是知己。因此,林海要外放,贾政顿时不舍起来。

好不容易糊弄走了贾政,返回船舱的时候,林海很是松了口气。

正在陪着孩子读书的贾敏看着林海那副神情,不由抿嘴一笑:“二哥回去了?”

林海点了点头,说道:“是啊,时候也不早了,二舅兄要是再耽搁下去,天黑之前,可就来不及进城了!”

贾敏知道林海大概就是用这个理由将贾政糊弄走的,愈发想笑起来。贾敏自觉对自家二哥还是了解的,没太大本事,但是也没有做坏事的胆子,总之,除了迂腐了一些,其实还算是个好人。不过,贾敏想到家里那位二嫂,就是有些厌恶地撇了撇嘴。前几年自己一直没有生育,结果二嫂就各种明里暗里地嘲讽,还说自己嫉妒,让自己给丈夫安排通房侍妾什么的。贾敏差点没当场一个耳光甩过去!谁不知道谁啊,你自个将通房姨娘看得跟眼中钉肉中刺一般,这几年不是没有通房姨娘怀过身子,结果最后谁生下来了?最倒霉的是王氏自个给贾政安排的一个叫金柳的通房丫头,她生得好,在王氏怀着元春的时候,被王氏安排了伺候贾政,贾政又不是什么柳下惠,金柳人如其名,有个杨柳腰,性情也如同柳条一般柔顺,贾政自然喜欢得很,因此,元春七八个月大的时候,金柳怀上了。王氏当时乐呵呵的,还专门禀报了史氏,将金柳提成了姨娘。结果金柳都怀了八个多月了,给王氏请安回去的路上,一脚踩在了不知道什么人洒在地上的灯油上头,然后就早产了,生下了一个男胎,猫儿一样哭了两声就断了气。王氏嘴上说要给金柳讨个公道,实际上,洒了灯油的就是周瑞家的安排的一个粗使的婆子。那个粗使的婆子被撵出去了,但是后来,她女儿却被补进了府里当差。金柳毕竟也是贾家的家生子,很快就搞明白了怎么回事,偏偏拿王氏也没办法,好好一个小美人,很快就枯槁了,如今顶着个姨娘的名头,就在后院吃斋念佛说是给孩子求个好来生,自然也就失宠了。

这种事情,外头的人不知道,贾敏还能不知道!史氏为了这事私底下大发雷霆,要不是看在王氏生下了贾珠和元春的份上,史氏肯定要好好给王氏一个教训。

贾敏自然是觉得王氏这个人自个立身不正,还有这个心思来居高临下指挥自己,因此,又是跟王氏闹得不欢而散,她也就奇怪了,自家二哥怎么着人品还算得上是端方,怎么就娶了这么个目光短浅的毒妇!贾敏对自家人有着厚厚的滤镜,根本没意识到,要是没有史氏和王氏帮着贾政干一些贾政不好沾手的事情,贾政哪里这般不食人间烟火呢?

林海并没有给贾敏解释贾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疏不间亲,你做妹夫的,在人家亲妹妹那里说人家亲哥的坏话,回头别弄得夫妻失和!而且贾敏虽说因为出身优渥,性子里面也带着一些天真与清高,但是毕竟也是经过了很好的教育,因此,待人接物,人际往来却从来没出过什么纰漏,算得上是一个贤内助!更别说,贾敏背后还有个贾家,自个去赴任巡盐御史,要是没有贾家帮忙,自己想要打开局面都困难。

林海一家坐上南下的官船时,东宫那边,徒景辰、张安远、贾赦、贾敬、柳芾等一帮东宫的近臣正在书房说话,说的正是江南盐政的事情。

徒景辰作为太子,也没沾手江南盐政的好处,看着几个兄弟将盐政当做是自己的钱袋子,弄得市面上官盐价钱居高不下,私盐猖獗,朝廷盐税大幅度下降,徒景辰那是憋了一肚子的火,都是老徒家的,你们这是为了皇位,可劲挖老徒家的墙角啊!朝廷没钱对你们有什么好处?前朝末期,为什么那些军阀硬气,不就是因为朝廷没钱,养兵的钱都是他们自个筹备的吗?当兵这种事情,其实就是拿谁的钱,受谁的管!朝廷不给军饷,谁给你打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