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10(1 / 2)

加入书签

</p>

</p>

发出了迷人的香味,徒运昭便带着柳炯过来,两人还一人拿了一把小刀,小心翼翼地在烤全羊上片羊肉吃。

徒运昭片了一些,先是给干元帝和风瑜柳芾奉上了一份,然后见柳炯有些笨手笨脚,又给柳炯片了几块,柳炯乐滋滋地谢过了徒运昭,便兴冲冲地吃了起来。

“羊肉和鹿肉都性燥,少吃一点,别回头上火了!”风瑜叮嘱道,又叫人拿了酸奶还有凉茶过来,配着烤肉一块吃。

这边正吃着呢,风瑜忽然听到了频次很高的马蹄声和踏步声,她皱了皱眉,很快,干元帝身边的侍卫也发现了不对劲。

第185章 我在红楼当公主56

先帝那会儿,先太子染病薨逝,一帮年长的皇子上蹿下跳,闹到了近乎兵变的程度,被先帝发现了端倪,先帝虽说没有打过仗,但是幼年的时候,也是知道战争是怎么回事的,因此,在发现家里几个儿子居然动了兵变的心思,先帝才三下五除二,将一帮年长的皇子全给撸了下去。

干元帝做皇帝本身就是占了当年事情的便宜,但是,当年事情终究还没有发生,就结束了,因此,干元帝对此并没有什么真实感。他做了太子之后,先帝就跟他说了,要拉拢勋贵,因此,干元帝从做太子开始,除了元后是出身文官之家,其他妃嫔差不多都是勋贵之家出来的,因此,干元帝自觉自己这么多年来,已经将大半的兵权收拢了起来。这些年来,虽说看着几个儿子拉拢他们母族和相关的勋贵群体,染指兵权,干元帝一般就是觉得他们做得过分了,就收拾一顿,自觉一直控制着他们的实力,自然觉得他们翻不起什么风浪来。

但是干元帝根本没想到,一个翻不起什么风浪来,不代表多个翻不起什么风浪来,干元帝登基以来,前面的几个皇子几乎都是勋贵之女所出,他们的母族实际上在勋贵里头多半就是二流三流,少有几个母族还算是强势的,如陈妃,最终生下来的也就是个公主,给了她一个养子还没养熟。所以,在干元帝看来,这些中小勋贵,压根不需要过于在意。

但是,这些勋贵毕竟都是从战场上下来的,他们比起四王八公这样的顶尖勋贵更缺少上升的空间。普通人家家里出个皇子外孙,其实就能够带来不少利益了,毕竟,一个亲王郡王,想要给自己的母族亲戚安排一些五品以下的官职,其实是比较容易的事情,吏部不会为了这点子事情为难这些皇亲国戚。但是,这样的官职,对于他们这些不上不下的勋贵来说,就是鸡肋!偏偏这些年没有战事,就算是边境上偶尔有些冲突,这些军功也是边军分了,这是真正僧多肉少,所以,想要从低阶武官晋身,这条路也难得很,他们很难拼得过四王八公他们的族人旧部,这就很尴尬!

这等不上不下的情况,让他们不得不为了将来拼一把,何况,到了现在,他们已经没法再下来了,进一步,一步登天,退一步,那就是万丈深渊。他们也是在赌,干元帝并不是什么弑杀的人,尤其是对勋贵,干元帝一直以来还是比较宽厚的,或者说,正是因为大齐是这些勋贵们和他们的父辈祖辈们打下来的,所以,几代皇帝都对勋贵比较宽容,就算是犯了什么错,一般也就是高高抬起,轻轻放下。先帝时期,几位皇子意图兵变,换做一个皇朝,跟他们搅和在一起的勋贵估计就算不满门抄斩,也得下狱流放,先帝那会儿对儿子倒是狠心,但是对这些卷入其中的勋贵,却还是松了手的,多半只是降爵,甚至当代没降,只是让下一代袭爵的时候降级袭爵,也就是说,在袭爵之前,你若是能立下功勋,这事还能挽回。

比起先帝,干元帝在许多人看来,因为经历的事情更多,更是心慈手软,所以,一些文官都砍出来了,干元帝如今这个年纪,已经到了在乎身后名的时候了,他虽说生逢盛世,就算是躺平也是盛世之君,但是相应的,文治武功都拿不出手,因此,也只能是追求一个仁字,所以,哪怕是为了自己的身后名,干元帝都不会真的斩尽杀绝,那么为什么不拼一把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