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28(1 / 2)

加入书签

</p>

</p>

贡生和荫生根本玩不到一块去,互相之间虽说不至于老死不相往来,但是也差不多。这些荫生多半是出自勋贵之家,他们大多数并不会将心思放在读书上,他们跑过来,多半是来搞社交的,所以,一心读书科举的贾珠在里头简直是格格不入。而国子监那些博士助教之类的,对贾政也很不感冒。贾政的事情许多人都知道,蒙父荫做了官,但是却是个尸位素餐,万事不管的,老是跟一些谄媚的败类文人凑在一块,而能在国子监做博士助教的,自然不会将自己归入到这个层次,所以,自然要与贾政这样的划清界限。即便贾珠尊师重道,读书也非常用功,但是,国子监里头尊师重道,读书用功的监生多了去了,贾珠除了出身荣国府之外,又哪里值得他们另眼相看呢!因此,他们对贾珠其实就是那种公事化的态度,该怎么着就怎么着!

贾珠对此也是无可奈何,他回去也不知道该怎么说,王氏只会抱怨,而贾政多半就是那副老腔调,先生不喜欢你,肯定是你哪里做得不好!所以,贾珠能做的无非就是沉默。

贾珠不是承重孙,因此,只需要给贾代善服丧一年,第二年的时候,他就下场参加童生试。贾珠比起贾政可是强多了,贾政考了好几次,什么功名都没捞着,贾珠却是考上了童生,但是却没考上秀才,不过,这对于贾家来说,已经是个极大的鼓舞,起码除了贾政嘴上训斥了几句之外,其他人都还是挺高兴的。二房那边私底下还要拿贾珠跟贾瑚对比,表示贾瑚一直都是跟着张家那边读书,至今也没个功名,可见才学比不得贾珠云云。他们压根没想过,贾瑚才是那个不需要用考试来证明自己的人。毕竟,要不是如今还在孝期,贾赦都已经上书请立世子了,作为荣国府的世子,是真没必要下场跟那些寒门世子争前程。不过,贾瑚也是年轻气盛,在听说了那些闲言碎语之后,便准备等出了孝,自己非要下场考个功名出来给他们看看。

贾瑚对二房一直不感冒,这来源于史氏的偏心,就像是当年史氏偏心贾政以至于贾赦对贾政不满一样,史氏明目张胆地偏心贾珠,自然也让贾瑚不满。贾瑚年纪也不算小了,这么多年来,也打听到了一些旧事,还有一些隐隐绰绰的流言蜚语,贾瑚对二房同样憋了一肚子的不满,毕竟,贾瑚在荣国府是真的有着主人翁的意识的,结果二房那边,似乎底气比自己还足,明明托庇与荣国府,偏偏还各种趾高气昂,贾瑚这样的半大小子,正是气性大的年纪,能看得过去才怪!贾珠当年不怎么懂事的时候,也是各种跟贾瑚争,当然,大多数时候,贾珠是争不过贾瑚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贾瑚会因此一笑了之。在发现二房居然私底下还有那些小动作之后,贾瑚就琢磨着,非要给二房一个教训不可!

别的不说,若是贾瑚抢在贾珠前头考上了秀才举人,只怕贾政就要对贾珠各种疾言厉色甚至是喊打喊杀了!贾瑚是巴不得想要看笑话。存了这样的心思之后,贾瑚到自家外公家中去之后,便要求开始针对性地加强制艺的训练,这也是为什么张家这样的人家几乎代代都有人能科举入仕的缘故,后世小镇做题家还能有出头的机会,如今,寒门子弟想要出头,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拜入名师门下,人家对科举是有着心得的,针对科举的各种变化,都有针对性的训练。像是贾珠,基本功倒是很扎实,恨不得将各种经典倒背如流,但是考童生可以死记硬背,将那些经典、相关的释义还有其他一些科举所需的书目都背下来之后,只要不犯什么忌讳,差不多也就能过了!但是除非是那等穷乡僻壤,否则的话,都得会作八股才行。这八股虽说文体呆板,但是不仔细研究,一般人还真玩不转。贾珠亏就亏在这上头,而贾瑚,却只需要张家那边提点一番,说清楚其中的忌讳,就能很快上手。

贾瑚那点争强好胜的心思,贾家这边也懒得管,实际上,尽管还在孝期,张氏已经在考虑贾瑚的亲事了。,,

第199章 我在红楼当公主70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