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1(1 / 2)

加入书签

</p>

</p>

江俗语。

引用原文的科普:

南京一带以螺蛳、河虾、鲥鱼为水三鲜,苋菜、蚕豆、豌豆糕为地三鲜,樱桃、青梅、香椿芽为树三鲜。

苏州一带地三鲜和水三鲜与南京一带所指则略有不同,地三鲜为蚕豆、蒜苗、苋菜,水三鲜为鲥鱼、刀鱼和河豚。

无锡一带的人认为地三鲜为蚕豆、苋菜和黄瓜,树三鲜为樱桃、枇杷和杏子,而水三鲜为海蛳、河豚和鲥鱼。感谢在2022-07-24 18:37:02~2022-07-25 18:08:4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咸鱼爱吃兔子 6瓶;抓个宝回魔仙堡、博君一肖yyds 5瓶;我敲可爱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7章 青梅酒

出巷头, 过大桥。走到街上时,酒家挂的酒旗都还没收,门前灯笼照了一地的樱桃红。

虽然立夏才将至, 暑气还没来,桥栏上已经坐了不少纳凉的老大爷。里头有个穿长衫的,手持小三弦,弹起小调, 坐那里来了段评弹,嗓子很亮。

“夜里梦见有金光, 白日就到佛塔上, 求只签子好解梦,谁料是噩梦一场——”

阿夏站在那里听了会儿, 其实每年夏夜里不管过哪条路, 走街上的哪座桥, 都有评弹唱曲的。要是嫌唱的不过瘾, 镇里有条修在荷花池里的十里回廊, 可以到那边去唱,从晚唱到早, 这又叫曲局。

眼见驻足的人越来越多,连小孩子都蹲在那里听得入迷, 她和盛浔没有再停留, 继续往前走, 两人没有一直在说话。都沉默不语时, 也不会觉得有任何的别扭, 不刻意找话聊, 想说就说。

阿夏觉得这样很舒服, 手从石栏上抬起拍下。偶尔低头看一眼河水, 那里有铺满水面的皱月,打桥洞上头划来几艘渔船,停靠在河岸边,月夜里还能看清灯笼上的蚕字。

春船载绮罗。

她看着有不少人从船舱里抱着箱子出来,便轻声地道:“现在就能卖蚕茧了?”

盛浔也垂头去看底下的船,他说:“应该是结蚕茧早的,早点卖给茧行,价钱还要好上一些。毕竟正是用新丝的时候。”

陇水镇素来有立夏三朝开蚕党的说话,蚕党就是蚕户的别称。每年立夏过后,十里八乡的蚕户就会摇着船,带着蚕茧到茧行换银钱,一直到小满后。

茧行收完这批蚕茧,便请做丝娘来缫丝,丝车日夜不停地响,新丝一根根被缫出,成了之后就送去纺行,纺成鲜亮的布匹,轮转到布庄里头去。

也有蚕户自己缫丝的,不过自家做新丝出来的话,得要自找买家,但价钱会高上不少。所以每年到小满时,不少人都会跑到浦乡里收新丝,又有俗语道:“小满三朝卖新丝。”

阿夏虽没有养过蚕,却也知其中的不易,几个月忙活不停,只能赚两三贯银钱。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对面的茧行亮灯,门大敞着,一箱箱的茧送进铺子里,河道上还有很多的船只赶来,这段日子,茧行只会通宵达旦地开门,确保能将所有的蚕茧收下。

阿夏听见从茧行回来,穿着粗布衣衫的蚕户喜笑颜开地说。今年的新丝价又高了不少,等地里的粮也卖上价,给闺女买件夏衫,送她去绣坊,儿子能送去上学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