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34(1 / 2)

加入书签

</p>

</p>

,演员都是工具人。”

我点头赞同道:“确实,我也觉得作品是至高无上的,我觉得牺牲自我来成就作品的演员才是真正的艺术家。”

韩放“啧”了一声道:“小同志,你觉悟很高。”

闲聊了一会儿,车子拐进了大钟寺附近的居民小区,道旁开着一家新疆餐厅。

韩放停好车,带着我就往里走。

与韩放身份不符的是,这家餐厅并不奢华,装修只能说是明亮舒服,而且带着一股陈年旧事的风情。

韩放要了个包间,给我介绍道:“这家饭店以前是新疆的一家驻京办,我小时候就来这吃了,口味很地道,都是新疆本地的好厨子。”

他又指点着室内的装潢对我说道:“你看这个风格,有点九十年代的感觉吧?”

我点点头,突然意识到,他是故意带我过来,好让我能真实体会《灯火》剧里那个年代的北京。

“是啊,”我赞同道,目光里带了些真心的感激:“这地方真好。”

韩放见我明白,也笑了,服务员呈上菜单,我点了心心念念的红柳木羊烤串,又把菜单递给他。

韩放翻了翻,说道:“现在还有蒙菜了,不错。”

他随即点了烤包子,烤羊肉串,大盘鸡,手抓羊肉,木盆手抓饭,馕包肉,椒麻鸡,拌沙葱…还有几样我叫不出名字的,怕上火又加了点素菜,还点了酸奶和卡瓦斯,又叫了虎皮蛋糕和纳帕里勇这两样甜点,摆了满满当当一桌子。

他们这些老板点菜都是叫一桌子,每样吃几口,和皇帝差不多,根本不管浪费不浪费的。

我虽然很少吃新疆菜,却也感叹这里做的确实比街边打着新疆旗号的连锁饭店要美味多了,肉质鲜美,烹调用料恰到好处,香而不腻,回味无穷。

边聊边吃,我们尽情享用了一顿丰盛的大餐,吃得饱自然心情好,我心里的沮丧已经一扫而光,身体暖融融的,又充满力量了。

吃过饭,他又带我逛了几个颇有旧时代风情的小区,商场,集市…边走边对我说道:“文艺工作者也是艺术家,都是要艺术创作的,精神消耗很大,肯定会疲惫,尤其演员,压力还很大,就得劳逸结合,该出去玩就出去玩,别一直憋着。”

我点头称是,随口问道:“你对这里很熟悉啊,小时候住在这边吗?”

韩放一愣,简短地说道:“不是。”

他没多说,我也意识到自己问了一个涉及隐私的,有些敏感的问题,便不再问了。

他们这样的人,就算摆出随和健谈的样子,对自己的背景也都是讳莫如深的,尤其面对我这样的小演员,就更没必要了。

走了一下午,两个人都有点累,我找了一家咖啡厅,带他进去休息。

喝着咖啡,韩放笑着问我:“感觉怎么样?”

我认真地说道:“感觉好多了,身心都放松了,而且觉得距离角色更近了。”

韩放颔首道:“对,表演也需要灵感,演员们会通过各种方式找灵感,让自己处于一个充沛的状态中,你长期在申崇礼的棍棒下演戏,整个人都枯竭了,状态不好就得出来玩,别死心眼,不舒服了就和他说,演员的状态很重要,就算是为了作品,导演也会体谅的,这是合理要求。而且灯火本来就是北京的故事,你在北京的老城区逛一逛,感悟一下角色真实生活的环境,不仅能休息,对工作也有好处。”

我连连点头赞同:“是的,我今天一边走一边逛,想象自己是学生时代的姜漓,体会他眼里的世界,他平时生活的环境,就,感觉…有一个瞬间,我就是他,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韩放笑着温声道:“不错。”

我也笑着说道:“太感谢韩哥了,你对表演的理解比我强多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