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40(1 / 2)

加入书签

</p>

</p>

、墙面、窗户、地面、边边角角没有任何污渍。

可见周阿姨在这里下了相当大的功夫。

谢箐问:“周阿姨多大年纪了?”

周阿姨道:“四十六,看着不像吧。”

她头发花白,眼角细纹多,看起来比同龄人大几岁。

谢箐擦了手,“不像,阿姨面相慈和,看着就心善,心善的人大多年轻。”

“真的吗?”周阿姨对着玻璃照了照,眼里有了一丝喜色,“我总觉得我像六十了。”

谢箐道:“当然真的,您只要把头发一染,保准年轻四五岁。少白头是没办法的事。”

“少白头?”周阿姨像在自我说服,“对对,我就是少白头。”

谢箐从锅里取出盘子,“谢谢周阿姨,我先出去了。”

周阿姨道:“去吧去吧,我给垃圾桶套上塑料袋。”

回到客厅,樊奶奶穿着一件素雅的碎花连衣裙从卧房走了出来。

黎可赞道:“这个花色好看,特别好看,樊奶奶在哪儿买的?”

谢箐也道:“樊奶奶的眼光真好。”

“飞扬服饰。”樊奶奶开心地转了两个圈,裙摆飞扬起来,像一朵盛大的喇叭花。

“哦……”谢箐想起来了,飞扬服饰就是和筠玉服饰唱对台戏的服装公司,“老名牌了,质量好,款式也很适合您。”

衣服确实不错,谢黎二人又有意奉承,樊奶奶收获了一堆赞美,心满意足地回屋换衣服去了。

樊爷爷从卫生间出来,在沙发上坐了下来,“尝尝吧,周阿姨的手艺相当不错。”

谢箐捏起一块,咬一口,驴打滚弹性十足,甜而不腻,口感极好。

她试探着问道:“听口音,周阿姨是安海人,但这一手驴打滚做得比京城人还地道呢。”

樊爷爷道:“她是安海人,你樊奶奶是老京城人。你樊奶奶虽然做不好,但背菜谱很有一套。”

樊奶奶从冰箱里取出两罐可乐,“我小时候特爱吃,我妈觉得我肠胃不好,从不让我多吃。等我长大了,可以自由吃了,又怕太胖不敢多吃,现在老了,不怕胖了,却吃不动了。”

谢箐起身把可乐接了过来,“我爷爷总说,克制是为了更长久,樊奶奶是有毅力的人,所以才能保持这样好的身材。”

“那确实。”樊奶奶喜滋滋地说道,“你樊爷爷常说,人之所以为人,除了人会使用工具外,还有一个区别就是人能更好地克制自己的欲望。”

黎可道:“看来我也得像樊奶奶学习,单位伙食太好,我胖两三斤了。”

谢箐的目光落在条案上的相框内——樊家是中式装修,摆了一整套的酸枝木家具——那是一张七寸彩色照片,中间是中年时期的老两口,樊奶奶身边站着一个女孩子,兄弟俩在后边,他们和樊爷爷长得很像,年纪稍大的男子还搂着一个抱着孩子的年轻妇人。

一家人笑容灿烂,和和美美。

樊爷爷把照片拿了过来,爱惜地在镜面上摸了摸,“二十年前的老照片了,樊爷爷那时候还年轻着呢。”

樊奶奶的眼里闪过一丝痛苦,她张了张嘴,又闭上了。

樊爷爷把照片放回去,就没有下文了。

……

谢箐知道,她可能触碰到樊家人的痛点了,吃下两块驴打滚后,带着打包的吃食离开了樊家。

天黑了,路灯亮了。

咸湿的海风迎面吹来,虽不够甜美,但足够让人清醒。

黎可揉了揉短发,“樊爷爷家有故事啊,会不会和七一年那场战事有关?”

谢箐道:“很有可能,回头让檀队查一查。”

二人绕过房山,上了小区马路,谢箐假借系鞋带回头看了一眼——樊家厨房没有开灯,里面有一条暗影,一动不动地面对着她的方向。

回到家,谢箐把两个夜视仪拿出来,研究一番,和黎可一起上了二楼。

天完全黑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