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0(1 / 2)
</p>
</p>
句话,改变了这个少年一生的轨迹。
谢珩向来觉得,无论是对待什么,过于执迷往往过犹不及,如谢晁所说,古来深情少白头,能够有个七八分便够了,而像谢灵玉与王珣这样的,一见知君即断肠,旁人心中觉得羡慕,可这段感情其实困了他们两人一生。
谢珩看出桓礼有隐隐步其后尘的征兆,明知此事不会再有结果,却仍是困在“求而不得”的隐念之中,一步步深陷下去,他平时很少规劝别人,但当年毕竟是他嘱托桓礼照顾谢灵玉,要说此事也有他的责任在其中,他对桓礼道:“缘起则生,缘尽则散,世上的事情不能强求。”
桓礼听完后先是没说话,良久才点了下头,“确实是这个道理。”
“算了,不再提了。”桓礼深深地吸了口气,从案上端起那酒杯一饮而尽,将所有的事情都抛之脑后。他对谢珩道:“话说回来,我这趟入京也正好有事找你商量,豫州太守孙藐前两日请辞,那位置快空下来了,新的人选一直没消息,青州那边想要问问你的意思。”
西北青雍幽三州往南与豫州接壤,无论是打仗运粮或是漕运行商都要打那地方过,这是货真价实的三府名州、战略要塞,扼住了豫州便意味着挟制了西北,故而背地里对豫州虎视眈眈的人不少,不过这地方一直都稳稳地位于士族的掌控中。
当初谢照因为担心寡头凭凌豫州府的情况再次发生,调来外地出身且家族势力不强势的官员担任豫州太守,并且时常替换,久而久之就成了一桩惯例。桓家作为士族在西北的代言人,平时监控着其他两个州府,和谢家关系很深,又加之最近西北局势云谲波诡,桓礼顺道朝谢珩打听豫州太守的新任人选也是情理之中。
谢珩道:“这事我还在考虑,尚书台倒是推了几个人过来。”
桓礼道:“人选有哪些?”
谢珩摇了下头,桓礼顿时显得错愕,“一个也没法用?士族已经无人可用了吗?”
谢珩没有说话,算是默认了。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京梁士族这两年看似鼎盛,实则几个挑不出能堪大用的人,一群夸夸其谈的纨绔靠着祖上的庇荫占着要职,每日像是活在梦中,车骑将军被问及他是管什么事务的,答曰大约是管马车的,这就是梁朝的三品紫金将军,这也是谢珩邀季少龄重新登仕以及请来贺陵重开国子学的原因,一个王朝没有新的人才可用,再聪明绝顶的政客也是独木难支。
谢珩道:“孙藐的辞呈我退回去了,至于新的人选,再挑一阵子吧。”
桓礼点了下头,“好。”
两人又谈起了最近西北的局势,桓礼随手将酒器搁在了矮炉的吊架上,预备着烫温了再喝,他与谢珩是多年的好友,两人许久不见,加之最近西北三州的局势又如此动荡,这一晚上确实有的聊了。
李稚原本是跟着谢珩的,途中徐立春把他喊了出去,说是要他帮个忙。李稚跟徐立春来到了隐山居,他以为徐立春是要他帮忙整理文书或是有别的重要事情吩咐,于是听他的话在案前坐下,却只见徐立春变戏法似的端出一碗汤药,搁在了他的面前。
李稚:“……”
徐立春抬手在药碗上轻轻扇了两下,“凉了,喝吧,大公子吩咐了,每日早晚两服药。”
李稚有点哭笑不得,“您这么神秘地把我喊过来就为了这个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