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1(1 / 2)

加入书签

</p>

</p>

己之力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名士风流。

自古以来在梁朝,哭就是一种风流象征,当众流泪不仅不会被视为软弱,相反会被认为是率性天真,是君子不平而鸣,正如梁朝推崇鸟雀悲啼,他们也赞扬君子的眼泪,无论是穷途而哭、长歌当哭、秦庭之哭、昼吟宵哭、行号巷哭,都被一一载入史册传唱。

这或许也与梁朝立国初许多人背井离乡的凄悲感有关,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愁,如今三百年过去,哭仍是被视为一种高尚象征,但也更多的流于形式,渐渐变成了无病呻吟,也有人用来哗众取宠,只要能够哭出名堂,名声便能水涨船高。

夏阳伯便是哭出了名堂的那种,他开始了日夜嚎哭,只要有人一问起来,他就开始坐地嚎啕大哭,愣是把这件事哭得全城风雨、惊天动地,而传言也一变再变,能把一个平时里胆小怕事、最要脸面的御史丞大夫逼成这样,不像是因为马,倒像有杀父之仇、夺妻之恨,甚至有人开始言之凿凿地传是广阳王世子强掳了夏阳伯的孙女为妾。

许多官员一开始还唏嘘感慨,后来看得久了,开始感觉有点过了,还有点惊奇,“这个人不怕死的吗?”哭两声搏个美名自然是好事,但若是过头了,真把阎王招来没了命那便不值当了。有上面的官员预感快要出事了,劝告夏阳伯,以广阳王世子睚眦必报的性格,别人不招惹他他都能要别人的命,何况是再三挑衅?这话意在提醒夏阳伯,如今他已博得了风流美名,尚书台也已经有意提拔他,让他见好就收,不要真将人惹恼了。

而夏阳伯只有一句“我有道理的”,一脸委委屈屈的模样,事情日益发酵,不可避免的还是传入了广阳王府,整个盛京城都在等着看赵慎的反应。而赵慎也果然不负众望,每日在大街上嚎哭的夏阳伯忽然无端连着消失了好几日,同僚四处打听不见人,有人心道不好,这恐怕是出了事。

第64章 迟到的更新

李稚收到消息立刻前往大理寺,一到就看见下属站在门口朝他使眼色。他二话不说抬腿走了进去,庭院中的太师椅上坐着个墨绿衣裳的少年,脚上穿着骁武营的短靴,周围一个人也没有,地上乱扔着十数本律书,像是刚刚有人在这院子里打过一架,可那唯一的少年却是尊贵又优雅,他晒着太阳,手中还翻着一本金皮律书,让人想象不出这一切与他有关。

李稚不知道为何,竟是看得笑了下,他停下脚步,弯腰从地上捡起书,交给下属让他们重新收好。

谢玦终于合上了手中的书,抬起眼睛审视着对方,李稚已经换回了平时静水似的表情,也不知是装的还是真沉得住气,下属跟想要和他汇报刚刚发生的事情,被他抬手打断,“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那下属一肚子状没告完,只能先行退下,李稚轻声问道:“不知小公子来到大理寺所为何事?”

“你少装模作样的。”

李稚忽然又有些想笑,但还是忍住了,如赵慎所说,很难想象谢府中还有谢玦这种性情的公子,谢珩对幼弟的栽培上绝对是费了心血的,用圣贤文章陶冶情操,用骑射演武磨炼心性,又按照他的天性专门从宁州为他请来四位精通兵法的老师,可谢玦却一样也没学进去,他不爱写文章,最喜欢打猎射杀,厌恶满是陈词滥调的兵书,他极力配合当一个儒雅合格的谢家公子,可骨子里的桀骜却无法磨灭,兄长的运筹帷幄更是半点也没学到,不过好在,他身上有更为宝贵的东西——孤勇、固执,还有少年那份天然的善良,这或许也是谢珩爱护他的原因。

李稚联想到了谢珩,心不由得微微一沉,谢玦却不再跟他废话,直接问道:“是你还是赵慎派人殴打夏阳伯?”

李稚道:“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