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9节(1 / 2)

加入书签

皇帝挑眉,意味不明地哂笑:“段长青,贤妃的叔父。”

裴珏颔首,“是。”

皇帝站了起来,绕着裴珏踱步,最后在他面前停了下来。

“为何今日要与朕说这些?就为了陶荣谦那外孙女?”

他当真是没想到,裴珏竟然也是个被美色迷昏了头的。

裴珏否认:“陶公是臣之恩师,为恩师反正,是臣之本分。”

“本分?”皇帝不信,“你已入仕多年,从前怎么没有说过这话?”

说到底还是为了陶荣谦的外孙女。

皇帝记性不差,他记得陶荣谦只有一女,嫁给了一个寒门进士。

陶家被发落后,他把那姜姓进士发配往建宁府了,十几年了,也只做了个主事。

裴珏心仪那姑娘,出身如此低,要顺顺当当地嫁入镇国公府,那便要拔高身份。

姜家指望不上,那便只有替陶家反正。

皇帝自以为猜对了。

裴珏却道:“陛下可还记得,臣年前去延平府查科举一案?”

皇帝点头,“此事与科举一案有何干系?”

裴珏遂缓缓道来。

原来,上次冯阗保向京中传信,把信递到段长青府上后,裴珏便留意了此人。

没想到,这一留意,竟然查出了十几年前的旧事。

只是旧事已过去太久,留下的都是些蛛丝马迹,裴珏并无确凿证据。

单靠他去查,太慢。

他本打算借此次战事,为陶家谋划回京,却不成想今日皇帝提起了昨日之事。

裴珏便铤而走险,索性把自己查到的禀告给皇帝,借由皇帝之手去查清当年真相。

这是一招险棋,如若不成功,他便会被皇帝迁怒。但如若成功了,那便极可能洗刷陶荣谦当年的冤屈。

两厢权衡之下,裴珏最终选择将此事告知皇帝。

依着他这些年对皇帝的了解,此事成功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皇帝听完裴珏的话后,久久不语。

殿中寂静,仅闻呼吸之声。

半晌后,皇帝叹气:“慎之,你起来吧。”

裴珏这次没再坚持,依言起了身。

他睨着皇帝的神色,见他并无愠色,便知自己赌对了。

“陛下恕罪,事涉恩师,臣方才激动了些。”

皇帝轻嗤,假意斥责他:“这会儿才想起来请罪,是不是晚了?若朕要罚你,你说这些有什么用?裴慎之,你平日最是谨慎,今日却是兵行险招,当真以为朕不会罚你?”

裴珏闻言,便又要跪下请罪。

皇帝不耐烦地道:“站着吧。你要让朕重查当年之事,朕允了你便是。”

裴珏没想到事情会如此顺利。

他本以为皇帝会考虑一二。

应下了此事,皇帝便让裴珏退下,自个儿孤零零地坐在这大殿中。

李中官给他换了一盏热茶,又俯身替他整理桌案上的奏折。

皇帝撑着额头,疲惫地道:“裴珏方才说的那事,你势必要给朕查清楚了。”

李中官垂首而立,试探着问:“陛下真要允了裴家郎君?”

皇帝缓缓点头,端起茶盏饮了口茶。

“君子尚且重诺,朕是天子,金口玉言,自然不会出尔反尔。若段长青真与当年之事有关,陶家当真清白,那便还他们清白。”

皇帝说得轻巧,可李中官还记得当年从清远侯府搜出书信和陶荣谦所作的诗词时,皇帝那怒不可遏的模样。

他认为陶荣谦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明面上侍奉新主,实则还惦记着已经去世了的先帝太子。

陶荣谦替自己辩解,皇帝一概不听,直接锁拿下狱,没几天就把陶家抄家流放了。

旁人都不知皇帝为何会如此暴怒——

就算陶荣谦有错,罢官免爵便是,何必让人家阖家流放?

然李中官清楚,此事与仁孝皇后有关。

皇帝他,那时听不得与先帝朝太子有关的任何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