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9节(1 / 2)

加入书签

第71章 危机

姜庆先对姜窈不好, 可姜窈这会儿却身在京城,且穿戴不俗,那必然是逃离了姜家的。

姜窈半蹲在陶荣谦身边, 有些为难地道:“外祖父,您身子不好, 不如先好好歇着, 等过几日,我再告诉您。”

一旁的陶浔也劝道:“是啊祖父, 表姐说的是,您舟车劳顿这么久, 又骤闻姑母噩耗, 需得好好歇着, 别操心其他的了。”

陶荣谦没好气地瞪了陶浔一眼, 再看向姜窈时又是满目的慈爱,他叹气,“我与你舅父们流放北境十几年, 这日子过得是苦,可也无时无刻不在惦记着你母亲与你, 外祖父不想歇, 就想知道我的外孙女,到底受了多少苦。”

姜庆先任由方氏把姜窈嫁给一个年近四旬的鳏夫, 她无人可以依靠, 想逃离姜家, 很难吧。

姜窈闻言, 伏在陶荣谦膝上默默流泪。

陶荣谦一面安抚着姜窈, 一面让旁的子孙们都下去休息, 不必候在这里。

可陶家人没一个走的。

陶荣谦挂心姜窈, 他们又何尝不是?

姜窈便又说起之后的事,但隐去了陶氏曾替她口头定下与裴阙的亲事还有她错认裴珏这两件事,只说是逃出建宁府后,被裴珏救了,因见她面善,便问起了她的家世,得知她是陶家的外孙女后,便帮了她。

陶荣谦问:“所以是裴慎之带你回京的?你如今住在镇国公府?”

姜窈点头,又道:“方氏那个长女姜娇,如今入了赵王府,似乎是极为受宠的,也正是因着她,我父亲如今又回了京城了。”

陶荣谦冷笑,“他既然在京城,那倒是极好的。”

省得他还要千里迢迢去建宁府抽姜庆先。

只是对姜庆先的怨可以先放在一旁,对裴家的感激却得先表示了才是。

陶荣谦道:“裴家待你这般好,需得登门郑重道谢才是。还有慎之,他这会儿是在隔壁吧?快去请他过来。”

得了他的话,陶家的长孙陶浠便去了隔壁请裴珏。

趁着这个空档,姜窈便把裴珏是如何替陶家平反一事三言两语地说了。

陶家人这才知道,他们能回京,竟然是因着裴珏。

待裴珏进屋后,陶家人待他真是热切极了。

尤其是陶荣谦,乐呵呵地让他近前,道:“慎之,窈窈方才都与我说了,我们陶家欠你的人情实在是太多了。”

言罢,陶荣谦给三个儿子还有孙儿们使了眼神,众人会意,皆上前给裴珏行了大礼。

这礼裴珏可不敢受。

他正色道:“诸位不必行此大礼,陶公更不必挂怀,您曾为我传道授业,我也知您为人,为您正名是应当的。陶公,如今陛下虽说尚未提及您回京后任职一事,但绝不会薄待您的。”

陶荣谦曾经是户部尚书,如今这位置上有人,不好去动。

可曾经的兵部尚书段长青被发配去了北境,兵部尚书一职还在空缺中,皇帝这些时日来也没有要任命谁的意思。

故而裴珏猜想,这位置,是给陶家人留的。

陶荣谦听了这话,半分动容之色都没有,只轻嗤了声,淡淡地道:“我已过了花甲之年、将至古稀,朝堂上的事,我是不想沾染了。”

他与皇帝已经因旧事生了嫌隙,便是皇帝想用他,他也不愿重回朝堂了。

陶荣谦不欲多说此事,只问裴珏是何时入仕的,如今官至几何,裴珏皆一一答了。

昔日的爱徒年纪轻轻便是正二品大员了,陶荣谦很是欣慰。

陶荣谦:“若我记得没错,慎之你今岁应二十有五了,想来也是儿女绕膝了,若是你信得过,便把孩子送到我这里来,我闲来无事,也可教导他们一二。”

陶荣谦记得确实没错,裴珏下月便二十有五了,寻常人可不是已经儿女绕膝了?

裴珏不动声色地道:“陶公记得不错,可我如今尚未娶妻,更未生子。”

这下轮到陶荣谦惊讶了。

这裴珏要家世有家世,要长相有长相,要前程有前程,怎的会这般大了还未娶妻生子?

裴珏坦然自若地道:“娶妻自然是要娶心仪之人,往日没有入眼的。现下有一小淑女,颇乱我心,此前寤寐思服却求之不得,但好在她如今也已被打动,只要她家人同意我的求亲,便皆大欢喜了。”

陶家人皆是啧啧称奇,心道竟然还有裴珏求之不得的人。

身为小淑女本人,姜窈没想到裴珏会说这么一番话,虽说没有直接点名道姓,陶家人也不知道他说的人是她,可她还是觉得脸热。

她是红了脸,可让她红脸的罪魁祸首却是神色如常。

姜窈暗自唾弃了裴珏一番,真会装。

她的异样和小动作逃过了其他人的眼睛,却没瞒过余氏。

余氏看看她,再看看裴珏,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这两人,必定是有些什么的。

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姜窈从前过得不好,如今却能有裴珏这样的人倾心于她,往后的日子便是不用愁了。

……

众人在驿馆住了一晚,翌日一早便启程回京。有了姜窈这个乖巧的外孙女在,陶浔这孙儿便排不上号了。

陶荣谦只让姜窈在马车里陪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