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4节(1 / 2)

加入书签

一到家,就扯着嗓子喊:“妈、鸿辉、鸿旭、诗媛。”

下午四点,封家大概率就封妈在家。

三个孩子听见喊声,从堂屋探出小脑袋,看见妈妈,小眼神如星辰般闪亮,争先恐后地喊妈妈,迈着小短腿,朝着沈冰月而来。

沈冰月蹲下身子,抱抱这个,搂搂那个。

小孩子们搂着妈妈的脖颈,软绵绵地喊妈妈妈妈,真亲昵。

三个孩子现在1岁半了,又长大了些。

小家伙们围着妈妈,直往妈妈的怀里拱,惹得沈冰月有些伤感,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太想念孩子们了。

封妈和沈小园在家,见是沈冰月回来了,也颇感意外。

封妈接过沈冰月拎着的布包,笑道:“咋突然回来了,也没给你爸供销社打个电话,让国栋去火车站接你去。”

沈冰月只是淡笑道:“实验室临时有点急事,没来得及打招呼。”

三个小家伙从这一刻起,形影不离地跟着妈妈。

封妈乐呵呵地去灶房做饭,让沈小园拿着钱到供销社找封爸买点好吃的,晚上吃好的。

封爸一听儿媳妇回来了,买了一斤猪肉、一个白条鸡,让沈小园带回去。

女同事边称斤数,边聊:“今天是啥日子,封主任买这么多肉?”

封爸笑呵呵的,从口袋里掏出钱和肉票给同事递过去,“儿媳妇回来了,这两天也改善一下生活。”

女同事很羡慕:“要说你这个儿媳妇,真是个福星,这十里八乡,还有哪个小媳妇能比得过的,能挣钱啊!现在还考上大学了,到时候是不是能把娃娃们都带到京都去呢?那可是首都呢?”

封爸毫不吝啬的夸奖道:“可不是嘛,儿媳妇脾气也好,上次儿子从京都回来提过一嘴,说是儿媳妇想等明年娃娃们两岁多的时候,带过去上托儿所,京都的小娃娃们,两三岁就能上托儿所了呢!”

女同事更羡慕了,啧啧称赞:“真好,小娃娃们也跟着妈妈沾光,能一跃成为城里人了。那等您退休了,也能去京都小住了呢!”

封爸脸上笑出了褶子,憨笑着:“只要儿子儿媳妇他们好好地,咱们这些老家伙,咋样都行!”

女同事稽首:“那倒是,咱们这年龄了,可不是为了孩子们过得好嘛。”

沈小园听着两人的对话,窃笑,老封家人已经把堂姐夸成一朵花了。

封小雅快高考了,最近晚上就住在县一中的宿舍里,不回家,说要奋战到高考。

封国栋从渔场回到家已经晚上六点多了。

在小院里见到被孩子们包围的妻子,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硬朗的脸上盈满了笑意,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环绕着妻子,朗声道:“呵,怎么突然回来了?”

沈冰月抱起闺女,俩儿子拉着沈冰月的裤腿嚷着:“妈妈抱抱!”

封国栋大跨步上前一步,一手抱一个,把俩儿子都抱了起来,和沈冰月站在一起,迎着夕阳的余晖,逗着儿子:“爸爸抱也一样。”

略有些胡茬的脸蹭了蹭儿子的脸颊,惹得小鸿旭拿小手推着他的脸,嚷嚷着:“扎!”

小鸿辉在封国栋的怀里蹦跶着,伸开双手,喊着:“妈妈抱,妈妈抱!”

小诗媛则很亲昵的搂着妈妈的脖颈,用小嘴在妈妈脸上印下一吻又一吻。

沈冰月蹲下身子,把闺女放下来,从封国栋手里接过小鸿辉也抱了抱,抵着小家伙的小脑袋,柔声呼喊着:“小鸿辉,妈妈好想你啊。”

沈冰月又抱了抱小鸿旭。

小两口互相凝望着彼此,眼里写满了对彼此的思念。

晚饭是封爸主勺的。

一家人和和美美的坐在一起吃晚饭。

小家伙们排排坐,坐在小凳子上,一人一个小木碗,脖子上围上围兜,拿着小勺子争先恐后的吃饭。

有时候会撒到桌子上,但封妈说就让他们自己吃。

沈冰月偶尔想喂饭,小家伙们都要让妈妈把吃的放到小木碗里,自己舀着吃。

沈冰月觉得很感恩,公婆和沈小园把小家伙们照顾得很好,三个小家伙长得都很结实。

连小诗媛吃饭都吃得很好,三个孩子互相作伴,慢慢就长大了。

饭桌上,沈冰月又提起了孩子们明年上托儿所的事:“我问了问政策,京都那边是可以接收孩子们的,因为我的户口虽然在学校的集体户上,但这届大学生情况特殊,国家也照顾有孩子的大学生,就是到时候得麻烦妈过去带孩子了。”

封妈很欣慰,忙表态:“妈在家也是看孩子,咋好咋来,孙子孙女能到京都去上学,妈就跟着去照顾,你爸和国栋又都是大厨级别的人物,那家常便饭就让他们自己做吧。”

封爸仍旧是乐呵呵的表情,挑眉道:“这下放权了,哈哈,没事,我和国栋有空就去看你们,等暑假寒假不是也会回家嘛,挺好。”

沈冰月吃完饭,和沈小园聊了聊,主要问问沈小园愿不愿意明年一起去京都,因为明年沈小园也17岁了。

沈小园不太爱说话,比沈冰月小五岁呢,但沈小园帮着沈冰月看了一年半的孩子,还是很尽心尽力的。

第174章 相聚的时光

沈冰月知道,前世沈小园就是干地里的活,给别人打点零工补贴家用,都没门路嘛!

农村的女孩结婚后生儿育女后也是要干活的,和沈妈一样,是个勤勤恳恳的农村妇女。

沈冰月提到了京都的职业培训,是面向待业青年和想学习一技之长的,京都毕竟是个大地方,这方面的培训还是有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