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6节(1 / 2)

加入书签

回到饭店后,对着一杯一杯喝闷酒的张雷说道:“你这是何必呢,非要弄得这么下不来台,我知道你没喝醉,你一斤的酒量哪里喝六七两就醉言醉语了?你们俩有什么区别呢,都曾今爱而不得,你干嘛要憎恨和你一样爱而不得的人!”

张雷有些泪目,捶打着胸口,眼眶盈满了泪水,只是闷闷地说:“我知道,但我今天就是突然忍不住想问问。汪玟回城的时候也跟我说她没有喜欢过我,真是造化弄人!”

赵振宇和张雷碰了碰杯,开始絮絮叨叨的转移话题:“你以后还会遇到更好的女孩的,人家赵运达都已经释怀了,跟我说谁没有年少暗恋过女生,我在和王妍恋爱前也暗恋过女生,有什么大不了的,现在我跟那个女生还是朋友呢!你怎么钻牛角尖呢。

我呢,我现在倒是担心王妍来京都后,我们俩还会和以前异地恋的时候那么和谐吗?反正就是患得患失,我们家……”

张雷听了倒是不再沉浸在思绪中不可自拔,听了赵振宇谈恋情,只是说了句:“身在福中不知福!你这是在我这个单身汉面前秀什么恩爱?”

赵振宇见张雷不再呜咽,也松了口气。

而赵运达独自离开,一个人漫步在京都的街道上,神情也有些恍惚,这么多年了,自己早已经淡忘了初见沈冰月的时候的手足无措。

无疑,沈冰月是优秀的,但是这些年了,她和封国栋琴瑟和鸣,而自己,早在两年前,也已经决定彻底走出这段从来都没有希望的暗恋。

赵运达的脑海里有一刻间闪过崔雨珍柔美的面容,和她仰慕自己的神情……

赵运达用双手揉搓了几下脸颊,在公交车站那里漫无目的的注视着公交车来车的方向,掏出烟,点燃,靠着大树,深深的吸了口烟,吞云吐雾,吸完一根烟,见公交车到站,这才恢复了清明,大跨步上了公交车,奔向展览馆。

与此同时,沈冰月和赵珍珠到了王教授的在学校的家属楼。

第347章 旭旭升起的新星

快60岁的王教授书房围了五六个人,王教授用他的放大镜细细的端详着一幅山水画。

一名中年男同志有些焦虑的抹着汗,着急的询问:“王教授,是有问题吗?”

王教授紧锁着眉头,继续低头用放大镜细细的审视着画作,并摆了摆手,用手势阻止男同志继续絮絮叨叨。

一时间,房间里静悄悄的,连围在书桌上前的曹文帅和一名国画系老师也屏住呼吸,看着王教授忙乎。

王教授在国画领域还是很有权威的,但这幅画拿到这里来,王教授最终抬眸,望着焦急万分的中年男同志张了张嘴:“确实和我在博物馆看到他的画作风格还是有区别的。”

中年男同志懊恼的捂了捂脑袋,气急败坏:“那就是被骗了?这幅画可是我花大价钱买回来的。”

这幅画是一幅古画,是男同志从国外买回来的,当时是王教授介绍的专家过去掌眼的。

但是画买回来的时候,王教授的朋友去世了,这个中年男同志就带过来给王教授看看。

因为他把画带回来后也托别人看了,大多都说是假画。

现在听王教授如此说,男同志就要抓起画作想要撕碎了事,启口也很沮丧:“既然是假的,那就留它不得了,当买个教训吧。”

被王教授拉住了胳膊,嗔怪着:“不要着急吗,我又没说它是假的,等我的一个学生过来再看看,她对这个画家很有研究。”

男同志有些郁闷,想着你都看不了了,让一个学生过来掌眼?我回国后让看这幅画得都是美术界的泰山北斗。

众人等来沈冰月,王教授对着她招手:“小沈,快过来看看这幅画。”

曹文帅也一直注视着沈冰月,想着学校里就数她对这个画家的画最有研究,就像王教授说的一样,曹文帅突然觉得很自豪有这么一位出类拔萃的同学。

中年男同志见是这么个年轻的学生,极为震惊的看了眼和颜悦色的招呼沈冰月的王教授,有些张惶无措,想张嘴说什么,但见另一名教授把王教授旁边的位置让了出来,也很期待:“沈同学你对这个画家的研究深,你来看看。”

顿时也不好再说什么。

王教授指着画作的其中一处,分析道:“这里看起来和在博物馆的画作以及我两年前见过的一幅山水画还是有很明显的差别,这幅画看起来画风幼嫩,不像这位传奇人物的画风。”

沈冰月点了点头,在众人的注视下,细细的看了这幅国画山水画。

确实是出自这位历史上有名的画家之手,重生的好处就是沈冰月在前世的时候,一生钟爱国画,国内哪次博物馆展览甚至拍卖会她能去的都会去。

沪市也是个大城市,李峰的父亲晚年很多人会过来把古画拿过来让他掌眼,沈冰月确实见识过很多好画,而且终身研习,有了岁月沉淀的画者重生自然是出类拔萃的。

前世是因为右手指缺失影响了本该星光璀璨的前途。

沈冰月细细的欣赏着这幅画,许久后才在众人的期盼中启口道:“这是一幅代表着画家早期绘画风格的山水画,京都博物馆珍藏的绘画风格确实更为成熟,是因为是画家晚年大成之作。

我还见过一幅他中期的画作,风格介于两者之间,我们现在见识的这名画家的画不多,有也是民间收藏着,一些可能流落在外。

这幅画是从哪来的?对研究他的画作风格还是有很大意义的,让学术界能了解到这位有名的画家一生绘画技艺的演变,从青涩慢慢走向巅峰,值得收藏。”

中年男同志有些疑惑的看着画作,挠了挠头,用审视的目光看了眼频频点头的王教授,又看了眼痴痴的欣赏着画作,边欣赏边解释的女同学。

一屋子人静悄悄的听着年轻的她详细的解释,男同志对沈冰月的话也不知道该相信不。

只是疑惑道道:“这幅画我来找王教授掌眼前,已经在全国各地找了国画界好几名小有名气的画家掌眼了,除了沪市李醇教授认为它是真迹,剩下的都异口同声,认为是假的。”

这是沈冰月这几年第一次从别人口中提到李峰的父亲的名字,他确实在美术领域小有成绩的,李家除了这个以前的公公对沈冰月和颜悦色外,都没有给沈冰月留下什么好印象。

不过男同志其实希望画作是真得,又提了嘴:“李教授的见解是说这幅画像是这个画家早年的作品,因为它看起来比起晚年大成作品还是显得幼嫩些,但是一个画家,无论风格有什么变化,但细细观摩总会发现,一脉相承,本质上出自一个人的手,即便早期作品不成熟,也是很珍贵的。奈何李教授的油画小有成就,但国画他也不权威啊,我找别人看人家根本不认同他的观点。说虽然都是绘画,但仍旧隔行如隔山。”

沈冰月不认同这个观点:“现在的画普遍不贵,前几年大家都吃不饱饭,这些画可能有些都被当柴火烧了,保存下来的不多,一般没有假画,如果假画模仿到这个程度,模仿者也应该有很高的国画水准,为什么不自己画画光明正大的卖呢。

我的观点很明确,是幅画家早期的代表画作。画画都是相通的,李教授擅长油画,但对国画也是有很好的鉴赏能力的。”

沈冰月如此笃定,还因为前世这幅画2010年拍卖的时候拍出了2000万的高价,从拍卖后这幅画再也没有亮相在公众的视野中。

2019年另一幅画家晚年的画作拍出了一个亿的高价。足以可见,这幅画无论是从研究到升值空间,绝对是值得收藏的。

提起李峰的母亲去世,沈冰月还是有些触动的,她前世的时候去世时60多岁,和儿子李峰一直有隔阂,但她把母子间都隔阂解读成因为沈冰月这个儿媳的教唆导致。

在去世前对着沈冰月恶言相向:“都是你这个女人,要不是你,我儿子怎么会一事无成,家门不幸啊!娶了个挑拨离间的女人。”

沈冰月想着这辈子你还没有前世活得时间长,算算也才五十出头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