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节(2 / 2)

加入书签

这是什么鬼,几十的机械表多拿几个在那里卖不行吗,我真的服了,这写的什么呀,又没有那么急的去还那个钱也马上79年了都不想着存钱吗,逻辑也不行

我以为是卖点日用品食品之类的,结果是卖后世的手表,笑死,生怕自己死得不够快吗?

感觉我的智商被按在地上狠狠摩擦,虽然是75年,作者了解一下时代背景吧…说了高精密密封防水表就是潜水表嘛,在上世纪70年代上海手表厂生产军用24钻、29钻机械自动军用潜水表,把头采用锁把,防水深度为30米,这基本就是有价无市,bj、sh这种当时商品种类最全乎的地方市面上都不怎么能见到这种潜水表,一个县城能见到这种表真是离谱到家了,带副表盘的手表国内根本没有好叭!这种表都敢出手,真不怕被打成tw啊!在红太阳时代,你的收入、购买力等都是透明的,钱是工资,票据是有数的,突然拿出来一笔巨款这怎么解释嘛,设定的是县城,那就说明你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都处于一种熟人社会,别说蒙脸了,看身形、听声、一些小习惯都能认出是谁…说老实话真的不如老老实实苟两年等到开放以后再去倒腾呢,都说了有超市,搞钱最稳妥的就是超市里面几十块钱的纯色纯棉老头衫和白色衬衫,去掉标签不要布票要钱,十几块钱二十块钱一件轻轻松松,弄个二十来件不就发财了嘛…非要整手表和超出当前时代guo内的产品,我真是想不通!就算是写小说咱们能不能不要脱离时代去找死啊!

无脑爽文 我看的爽

1975年,为什么就敢在黑市说国外最新款,不怕被抓起来吗

什么鬼啊

不说卖的价格问题,在那个年代,生产工艺的问题,哪怕是国外都没有密闭性这么好的防水手表,人的行为需要和所处的时代挂钩啊,虽然唱本很低,但是你不符合市场行情,在这个情况下很容易被人家逮住了,一个单身女娃,在黑市这样的地方,出售这么高端的低价手表,真的会被抢的

看不下去了,女主是傻的么,别人转手好几倍的利润

女主易容了吗?还有那个年代□□能直接说国外的东西不怕被打成特务吗?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怕人家走了去举报吗?一次卖五块手表

错字好多,太太改下错字吧

就,突然降智

……什么鬼啊,强行降智?还好只买了两章,告辞。

快跑

有点降智,我怕传染告辞

刚按了五章购买

-完-

第十八章 、顺风车

今天姜宁宁在黑市一波就赚了五百九十块钱,自穿越后压在她心里那块名为‘贫穷’的巨石总算是被搬走了。

之前家了为了给姜宁宁买供销社的这份工作,据说也问亲戚借了不少的钱,如今她手里有钱了,也该找机会把这些外债给还了,不然一家人都得被这笔外债压得喘不过气来。

姜宁宁计划着回家后先观察一下,虽然姜父姜母对她是真的没有话说,处处为她考虑谋划,但是她到底不是原主,暂时还是做不到把全部的秘密都告诉他们,超市这么重要的事情,她还不能对家人们毫无保留的全盘托出。

姜宁宁想着先明里暗里透露一下自己在县里找到了其他赚钱的路子,这个路子暂时还不能对家里人说,不过总之不是什么杀人放火的事情就行了。

在这个年代,虽然倒卖倒买不对,但是姜宁宁是个现代人,知道个体经营才是一个时代,一个国家能够进步的大趋势,眼见着改革开放也几年了,她现在先偷偷积累一点本金,等改革开放后才能放开手脚干。

这五百九十块钱,姜宁宁准备拿三百块钱给父母,这些钱用来还完家里的外债后,应该还能剩下一些留作家用。

不过眼下姜宁宁要操心的并不是要拿多少钱回家,而是要买些什么东西回家。

毕竟姜家那么多人,等她回家后再想从超市里往外面拿东西,那就不太容易了,所以她最好在回家前把要拿回家的东西都先拿出来过个明路。

姜家住的又是一个大村子,但是这个村子的户数,就满足了了一个大队编员的要求,不像其他小一点的村长,要两三个村子合并在一起编成一个大队。

村里的人越多,也就意味着姜宁宁回家的时候在路上遇到熟人的机会更大,保险起见,要拿回家的东西她还得早早地从超市里拿出来,免得在路上遇到熟人了,别人发现她回家的时候手里根本就没有拿什么东西,回家再拿出一大堆东西出来就十分说不过去了。

姜宁宁宁愿自己辛苦一点,也不想留下什么破绽,所以刚离开县城没多久,她就找了个背人的小山林,准备先去超市把要带回家的东西先买出来拎在手里。

从林家出来的时候,姜宁宁悄悄带上了自己的包袱,不过现在也不是包袱了,她让姜蓉蓉帮着自己把包袱皮缝成了一个带提手的大布袋,要带回去的东西可以全都装到里面直接拎着走。

其实这段时间姜宁宁已经在心里拟好了一个大概的购物清单,就家里现在的这个情况,要买的东西还真是挺多的。

首先最不能落下的就是奶粉了,虽然之前姜宁宁已经买了四袋奶粉,带上这小奶娃吃奶有多厉害她是清楚的,这都快一个月了,就算再怎么省着喝,之前买的奶粉估计最多也只剩下一两袋了。

这次回家后,姜宁宁再想回家怎么着也得下个月去了,回家一趟路程

远,总共又只有四天假期,所以她也不准备一个月回家好几次,把所有的假期集中在一起休,每个月回家一次就行了。

所以姜宁宁至少要给小侄子买够足够他喝一个月的奶粉,小家伙越长大,对于奶粉的需求也就越大,

就这样,光是奶粉姜宁宁就又买了四袋,这就是三百一十六块钱了。

还有就是姜家人平常吃的都是舍不得放油的各种炒青菜,难得见到一次油星,所以这肉和鸡蛋也是要买的。

正好超市里的猪肉大降价,最好的五花肉十二块钱就能买一斤,买五斤五花肉也只用花六十块钱。

除此之外菜籽油也是要买的,大瓶的菜籽油姜宁宁拎不动,所以买的时候一点八升的小瓶装菜籽油,一瓶也只用三十八块钱,一点八升菜籽油差不多有三斤半,算下来约莫十块钱一斤菜籽油,比猪板油还有便宜一点。

超市里也有很多的猪板油,姜宁宁可不是舍不得花钱让家里人吃荤油,只不过她记得荤油吃着没有植物油健康,所以她还是买的菜籽油。

鸡蛋六块钱一斤,姜宁宁捡着大个的鸡蛋买了十五块钱的鸡蛋。

粮食那么重,姜宁宁还要走这么远的,显然是拿不动的,所以她也就没有买,不过她手里还有三十斤粮票,回头可以直接给姜父,让他抽空去公社的供销社把粮食买回来。

除了这些改善伙食的东西外,姜宁宁还从超市里买了一些水果。

其实姜宁宁自己就是一个比较注重营养均衡的人,穿越之前水果和蔬菜是她每天都必不可少的东西,穿越之后她手里的钱一直不太多,所以她也没怎么舍得买水果吃,每次都只买舍得便宜又解馋的炸鸡腿给自己开荤。

有了肉之后,水果也是不能少的,如今正是桃子上市的季节,超市里脆桃三块钱一斤,一个个都又红又大的,姜宁宁一次性买了十斤,这就又花掉了三十块钱。

不过这十斤桃子可不都是买回去给姜家人自己吃的,而是姜宁宁想着回头姜父去还钱给家里的那些亲戚是,能够带上几个桃子表示感谢。

当下物质极其缺乏,新鲜水果属于特别难得的东西,姜宁宁在林家住了一个月,也就只吃过一次水果,还是林军林豪的大姑回娘家的时候带了一斤苹果,姜蓉蓉心疼她,硬是塞了半个给她。

姜宁宁想着既然已经买了桃子了,拿一样东西回去需要编理由搪塞家人,拿两样东西回去也需要编理由搪塞家人,所以她又一口气买了五斤香蕉、两斤单独包装的牛奶夹心饼干,两斤水果硬糖,之前听姜蓉蓉说姜父喜欢喝酒,所以她还在超市买了两瓶瓶装酒。

穿越前姜宁宁就听说今年南方天气不好,香蕉大减产,所以超市里的香蕉价格一路高涨,现在已经买到了五块钱一斤,这就又是二十五块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