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1节(1 / 2)

加入书签

昨天姜宁宁他们回来的时候,不知道什么地方能够停车,所以没有办法让姜正德他们把车开回了村里,这次有夏逸明在旁边了,他说他能找到安全的地方停车。

夏逸明说的这个地方,就是他一个朋友的家里。

开着一辆货车在前面,很快就带着姜正德把两辆货车停在了他一个朋友家的院子里。

夏逸明的这个朋友名叫孔凯,也是个能人,他父亲改革开放以前就是厨师,据说小时候实在是b市的大酒楼里学的厨,后来还在c市开过大酒楼,有厚厚一本家传菜谱的那种。

改革开放之后,酒楼是开不了了,孔凯的父亲就在国营饭店当了掌勺,不过后来发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他父亲就从国营饭店出来了,然后就一直没有什么像样的工作,后面就郁郁而终了。

孔凯是个脑子灵活的,他的厨艺是被父亲手把手教出来的,自然也是不差的,自从市面上可以做生意之后,他就自己做起了生意,在县里找了几个手艺不错的婶子大娘,跟着他在各地帮着别人做流水席,每个月倒也能够赚些钱。

孔凯和夏逸明交好的契机,就是因为他托夏逸明给他从外地买过几次本地没有的调料。

这些日子孔凯也是赚了一些钱,有了钱之后,他把家里里里外外都翻修了一遍不说,为了干净,他还把院子用水泥厚厚的铺了一层。

就因为孔凯平常是帮人做流水席的,家里人来人往的,桌椅板凳,碗筷什么的他也准备了很多,所以为了好挪动东西,所以他把家里的院门修得特别的大,这货车正好能够开进去。

孔凯是个热情好客的,不但开口留姜宁宁他们在家里吃晚饭,还说自家有空的房间,姜正德他们今天晚上可以在他这里歇息。

姜正德他们确实也不放心车上的货物,所以就顺着孔凯的话,同意了留下来过夜。

孔凯家里有老母亲,还有妻子和两个孩子,姜宁宁十分地会做人,想到在敲定运输公司的地址之前,自家在孔家停车的时间可能不会太少,所以不但给两个孩子一人塞了一把巧克力,还送了孔凯的妻子和母亲一人一套衣服。

晚上是孔凯下的厨,不得不说,专业的人确实不一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回锅肉,孔凯做出来的味道就是和别人不同。

一口回锅肉入口,姜宁宁就不由得双眼一亮,急忙问道:“孔大哥,你的厨艺这么好,只做流水线实在是太浪费了,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自己开个饭店呢?”

“现在政策宽松了,也允许大家做生意了,按照我的想法,南县这么大,就只有两个国营饭店,里面的菜色十几二十年如一日,大家都吃腻了,你要是能够开个饭店,那生意指定差不了。”

国营饭店作为国企,味道菜色什么的都不是厨师和领导关心的事情,毕竟那是垄断了的生意,一家独大,国营饭店的理论一向是——爱吃吃,不吃就滚。

孔凯闻言苦笑道:“哪里能没想过呢,实不相瞒,我孔家祖上就是开酒楼的,我做梦都想开个自己的店,然而开店需要一大笔钱,哪里是说开就能开的。”

姜宁宁闻言摆了摆手,一副多大点事的表情说道:“这有什么,不就是钱吗,我可以投资你啊。”

?

【作话】

姜宁宁:天使投资人就是我了!

【评论】

小姜:投资主要还是为了吃~

没错,天使投资人

大大么么哒

不知大大有没有爆更的想法

宁宁开始大老板的样子出来了,到处,投投投

花花花花花花

-完-

第一百三十五章 、游说、

孔凯闻言一愣:“你说什么?”

其实也不止是孔凯,就连坐在桌子前面的其他人,都十分的意外。

孔凯的母亲和妻子就不用说了,那简直是一脸的莫名。

但是只有夏逸明和姜正德、姜正武他们,知道姜宁宁说这话的时候是极其认真的。

夏逸明有些担忧地看了妻子一眼,犹豫着想要劝一劝她。

不是夏逸明没有魄力,而是他觉得家里的摊子已经铺得很大了。

这运输公司说要办,但是一切手续都还没有来得及去弄,客户也还没有接触,连订单都还没有影子就不用说了,最夸张的时候他们这运输公司的地盘都没有选好,后面还有一大堆事情要忙活呢。

更别说姜宁宁还在s市买了一块地皮,大把大把地钱都已经扔到里面去了,总不能就这样放着不管吧。

按照姜宁宁的想法,那块地皮是要用来建厂房办工厂的,那也得需要人手,这就只有她自己来,因为到现在为止,她都还没有想清楚要建个什么样的厂子,别人就算是想要帮忙,都不知道该从何帮起。

眼下还有那么多事情都还没用弄明白呢,她这里怎么又说着要投资孔凯开店的事情了呢?

那要开一家大饭店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吗?中间得有多少的麻烦事情,姜宁宁就只有一个人,哪里能够忙活得过来?

然而不管夏逸明和姜正德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姜宁宁是真的想要和孔凯一起开店。

孔凯的手艺不用说,姜宁宁已经吃过了,并不比她后世在那些大饭店吃到的菜色逊色,现在市场上还没有特别大的私人饭店,但是民以食为先,后世不知道有多少的行业成了所谓的黄昏产业,不得不得退出市场,但是唯有餐饮一行,那是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不会少了生意了的。

当然了,这餐饮生意想要做好,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食物一定得好吃,这是一家饭店安身立命的资本,要是菜色的味道不好,那么不管饭店装修得再高大上,服务态度再好,那也是做不长久。

姜宁宁有钱,孔凯有厨艺,要是他们能够合伙开个中餐店,趁着现在市场还没有什么同行竞争,好好地发展上个十几二十几年,说不定他们还能做个老牌餐饮连锁品牌出来呢。

虽然现在的人几乎很少去饭店消费,但是国人的消费观慢慢地都是会发生改变的。

现在是八十年代,大家过年过节那都是买了食材一大家子在家里做了吃,但是再等二三十年,家庭条件稍微好一点的人家,都难得花这么多时间忙活,相比于自己买了食材回家折腾,大部分人还是更加愿意花上几百千来块钱,在饭店订上一桌宴席,省时省力不说,还十分地体面。

姜宁宁越想越心动,当即连饭都顾不上吃了,连忙拉着孔凯说起自己的规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