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3节(2 / 2)

加入书签

【抱歉小姜同学,本系统只能在动物有需要的时候,协助它们向你递出求助信的功能。  并不具备提前预知并规避危险的能力。】

听见这话姜双潮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 他早该知道的。

他这个系统从来不强制宿主做任务,奖励也给的很慷慨, 每次任务完成后都会放一段时间的假。

就是运行能力好像不够强大, 只能监控到华夏境内不说,也不能预判即将发生的危机。

不过这次系统的机械音没有停止, 只听它继续道——

【考虑到小姜同学的学业问题,本系统特此推出特殊求助信任务。  从此可接收到陷入危机但暂时不致命的动物的求助信。

该类求助信耗费时间较短,小姜同学可根据自己的空闲时间选择是否接受任务。  每次完成任务后, 可休假3-5天。】

听见这话,姜双潮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这听起来也不错, 在课少的时候完成任务, 课多的时候休假。”

话音刚落,系统界面就多出一个用翅膀笼罩着信封的白色图标。

点开之后里面空空如也, 应该是因为目前还没收到特殊求助信。

薅完系统羊毛,姜双潮想起珠珠父母送给自己的钻石项链。

蝴蝶也许是人世间最浪漫也最美丽的昆虫, 以它的样貌为基准设计的项链简直美到惊心动魄。

每次看到它,姜双潮都会产生好像真的看到了即将振翅飞翔的蝴蝶的错觉。

他走进空间胶囊把东西取出来, 往橘猫那边推推, “晏总, 你有门路吗?我想把这个捐到博物馆。”

八克拉的钻石市价大约是五千万,这个周边还点缀了很多又大又饱满的蓝宝石,价值一定会更高。

这是白暨豚父母从长江流域送给他的礼物, 除了珍贵之外、还富有着浓厚的纪念意义。

如果是之前穷的揭不开锅的日子, 姜双潮说不定就留下了。

但现在账户上七千多的爱心值完全够他花, 以后还会源源不断的获得。

当钱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变成单纯的数字。

而宝石是需要好好呵护的,之前在水里泡了不知多久,现在项链应该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侵害了。

姜双潮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应对它未来可能面临的失水变色、戒托氧化等问题。

因此他想的很纯粹,把项链上交国家,自然会有专业人士替他来保护这些宝石。

晏西哲抬眼欣赏的望着姜双潮,好奇道:“你想捐到哪儿?”

少年轻启薄唇,“长江水文博物馆。”

橘猫用爪子碰碰项链,“好,我用一下分魂技能,明天下午应该就有人过来取项链了。”

晏西哲知道姜双潮不爱社交,因此第二天来取东西的是他的下属小李。

姜双潮跟他曾经见过面,所以也不怎么怕生。

小李看了一眼项链就被夺取了心魄,赶紧额头冒汗的装进密码箱里。

捂着心脏道:“这也太漂亮了,请问姜先生是从哪儿得到的?”

姜双潮抿了抿唇,开口道:“这好像是白暨豚送来的礼物。我父母是环保主义者,在世时经常带我去江畔捡垃圾。

今年闲下来整理遗物的时候我才发现这个蝴蝶项链,本来以为是什么塑料玩具,但对着灯光照了照感觉不像。

不过看了母亲留下的日记,我才知道当时白暨豚顶着项链出现,好像是要感谢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可惜当时我还没出生,不然活得白暨豚我也想看看。”

他知道博物馆内的藏品一贯需要讲解背后的故事,斟酌之后、决定保留白暨豚赠礼这件事。

为了保护它们、也为了逻辑自洽,就把时间模糊了一下,让人以为这是父母在世时得到的。

他母亲确实有写日记的习惯,姜双潮比照着字迹写了几句,请系统做过做旧处理,也算是有个「物证」。

闻言小李眼睛瞪大,十分震惊道:“白暨豚!居然是白暨豚送的礼物!现在白暨豚已经功能性灭绝了吧,那这感觉就更珍贵了!”

姜双潮不怎么擅长撒谎,还担心自己讲故事时,细节太丰富多说多错。

谁知小李一下子自己脑补的比他说的还多,拿到东西,情绪激动的直接去博物馆报到了。

当天晚上,不光有博物馆方面的一百万捐赠奖励到账。

姜双潮还发现「热心市民捐献八克拉钻石项链」、「白暨豚的最终献礼」、「保护环境的报酬」、「有空一起去长江捡垃圾」等标签出现在了热搜上。

很多网民看到博物馆发的新藏品预告后,都很有感触的冒出来,分享起了自己的经历。

“好多年没看到白暨豚的消息了,不过我相信在长江的某个角落肯定还有鱼儿存活!这么聪明这么通人性的动物,我不能接受它们灭绝的消息!!”

“哎,对了。我老家住长江下游,每年丰水期真的能冲过来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大部分是白色污染、死了的鱼,还有旧衣服、断裂的树枝、不知道谁家的瓦片。有一年我同学捡到一件外套,里头还装了钱呢。”

“同感,小时候几乎所有人家长都说过你是河里捡的这类话,我四五岁时想要个妹妹,一发大水就喊着要去捞妹妹orz”

“每次看到自然界里漫天遍野的白色污染,我就能想起发明塑料袋的科学家本身是为了让大家少伐木、少砍树。他后来好像因为塑料污染自杀了,致敬。”

“我读大学的时候参加过学校里组织的爱江护江活动。  真的,捡垃圾本身就很痛苦,河边的垃圾又臭又腥太噩梦了。这个市民父母人太好了,零几年就有这种保护环境的觉悟。”

也是直到这时,人们才知道,原来有退休教师自发日复一日的在长江江畔捡垃圾、很多去过江边的人都见过他们的身影。

有各种官方及民间组织定期举行的打捞水面垃圾活动,晒出了长江黄河这近几十年里的变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