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3(1 / 2)

加入书签

</p>

</p>

他相信他,自然会为他说话,毕竟他的身份是他的儿子;如果他依然不相信他,正好可以趁此机会杀了他,毕竟弑父的罪名足以让他在这个时代死上一百次。

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朱棣的信任,他总觉得自己没有留在这个世上的理由。

他来到这里,见到的第一个人,是朱棣;关系最亲密的,也是朱棣;他受了伤最难过心疼的还是朱棣。

尽管他的伤心难过其实是对他死去的儿子,可他依然觉得温暖。

尤其是当他第一天到达燕王府时,他抱着他,着急的奔回鎏华院,大吼着找大夫的那一刻,他在他怀里,听到他的声音他的心跳,他就知道,自己的命运会和这个人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而他隐隐觉得,那种联系,也许不会是父亲和儿子的关系那么简单。

可到底会是怎样的一种联系,他到现在也没想明白。

他告诉自己,他要在这里生活很久很久。一辈子,他有足够的时间去想明白那将是什么。

可没想到,他不相信他,他一直防备着他,或许他心里一直有一杆天枰,在衡量着要杀了他,还是留下他。

虽然他现在没有杀他,可如果不打消他的疑虑,说不准哪天他心中的天枰就会随之倾斜到“杀他”那边去,与其到时候再来后悔痛苦,倒不如趁现在他还没有对这个朝代这个家庭这里的人产生感情的时候早死早超生。

朱棣当然不知道他的想法,朱棣有他自己的想法。他的怀疑不是完全没有理由。

作为一个王爷,而且是一个受到所有兄弟嫉妒甚至受到他自己的父亲排挤的王爷,他的地位是尴尬而又危险的。

论战功,他是最高的;论实力,他是最强的;论胆识谋略,他也是继承了父亲十成十。就因为如此,朱元璋不喜欢他,他担心他会威胁到太子的帝位,与自己的大哥手足相残,曾一度想要找机会废了他。后来经过马皇后提点,他才渐渐掩藏了自己的锋芒,于是保住了自己的地位。

朱元璋为了巩固自己打下来的江山,但又不想有人功高震主。于是他杀了大部分开国将领,将他的儿子们一个个分封藩外,其一是为了制衡朝廷大臣,其二也是为了让他们兄弟互相制衡。

你朱棣不是想当太子吗?不是想当皇帝吗?不好意思,老二老三也有这想法,甚至老五老六也没闲着。所以,你要想当太子那还得跟所有的兄弟斗智斗勇。

北平那时候的军事地位是不如西安和太原的,所以朱元璋将老二安排在西安,老三安排在太原,只留了个北平给朱棣。虽然北平也算是军事重镇,但这分配,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朱元璋偏心眼儿。

再说北平离北元多近啊,朱元璋让朱棣这个最能打的儿子镇守北平,一来为他解决了北元的外患之忧,二来嘛,有北元三无不时捣乱,朱棣也没空想着皇位的事儿。这才是朱元璋让他去北平的真正含义。

所以这也不能怪朱棣疑心重,连自己的父亲都信不过,他还能信任谁呢?

古往今来,帝王家事,那是世界上最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了。亲情在帝王家,无非就是逢年过节故作虚伪的笑容,除此之外,什么也不是。

朱高炽见朱棣久久不说话,心里就跟喝了一大瓶冰冻雪碧似的,整一个透心儿凉。

看来他是不该对一个位高权重的王爷抱什么幻想,在帝王家,根本就不可能有信任这种东西。

当然,他也不想等死,既然他不相信他,暂时又不杀他,那么他还是有机会可以离开的。只要离开燕王府,天大地大,总有他容身之处。反正还有两只手在,想来是不会饿死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