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5(1 / 2)
</p>
</p>
死后便顺理成章做了朱允炆的老师。算起来也算是“三朝元老”了。朱允炆是他从小看着长大的,他对朱允炆的确是一颗丹担心照明月的忠诚,所以很得朱允炆的倚仗,在他登基之后便封了黄子澄为太常卿兼翰林学士,主理朝政。
另外,黄子澄还推荐了一个人给朱允炆,那便是齐泰。
齐泰这个名字是朱元璋赐的,他的本名叫齐德,是黄子澄的同科。但黄子澄的文采更胜一筹,当年一起赶考,中了会元,于是被选入了翰林院,做太子朱标的伴读。而齐泰那一年只中了解元,直到第二年才考中了进士,被安排在吏部担任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官职。
虽然如此,但齐泰这个人还是比较圆滑的,所以官运还算是顺风顺水,没两年就调去兵部做了郎中。
齐泰有才华,有学识,而且肯下功夫,读过不少兵书,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对明朝的兵力部署也掌握得一清二楚。而且他有一股文人特有的气节,当了九年的官,竟然没有任何过失,深得朱元璋的赏识,所以几年后又从兵部郎中升到了兵部左侍郎的位置。
而黄子澄看重的便是齐泰在兵部多年,对大明的兵力将领十分了解,所以觉得用他肯定没错,便将他推荐给了朱允炆。
朱允炆还是太孙的时候听朱元璋提到过这个人,也觉得他是可用之才,于是便直接将他提升为兵部尚书,与黄子澄一起参与朝政。
另外,朱允炆也笼络了不少武将,比如梅殷,比如徐辉祖,比如耿炳文,比如李景隆。
朱高炽坐在应天的燕王府内,看着朱高煦不知怎么弄来的百官名单,眉头皱得那是一个紧。
按黄子澄的想法,朝内有他跟齐泰,朝外有诸多将领,只要稍微动动脑子削弱了诸王的势力,那朱允炆的皇位便坐得稳了。
但他没想到,齐泰也是个文人,虽然读了不少兵书,但毕竟只是纸上谈兵。让他主理兵部,掌管调兵遣将的事儿,先不说诸位将领服不服,就是齐泰自己能不能够胜任,那也是个未知数。
他是怎么也想不明白,朱允炆怎么会脑子发热让这两个家伙主理朝政呢?他是真不知道“文人误国”这四个字到底怎么写吗?
“大哥,有什么问题吗?”坐在对面的朱高燧正在喝茶,见他紧皱着眉头,忍不住开口询问。
不等他回答,坐在旁边翘着二郎腿啃苹果的朱高煦已经接下了话头:“肯定是看到了大舅的名字。”
“大舅?”朱高炽愣了片刻才想起来刚才折子里面徐辉祖的名字,“看到大舅的名字有什么稀奇?咱们现在也算是同朝为臣,该是高兴才对。”
朱高煦对他的话嗤之以鼻:“同朝为臣?我可没这么想过。”
朱高炽瞪他一眼:“这里是应天,不是北平,说话当心些。”
“算了。”朱高煦啃完苹果将核丢到碟中,抹抹嘴起身,“懒得跟你争这个,只望日后不要跟自家亲戚兵戎相见才好。”
“高煦。”朱高炽警告性的提高了声音,这小子说话真是越来越口无遮拦了。
“好了好了。”朱高煦见他动怒,嬉皮笑脸走上前,“大哥,在应天呆腻了,咱啥时候进宫辞行回北平去?”
此话一出,坐在对面的朱高燧忙跟着点头。
朱高炽将那折子收起来:“明天咱们就进宫辞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