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3(1 / 2)

加入书签

</p>

</p>

”。枉他读了那么多书,完全是取其糟粕弃其精华啊,有用的一点也没记住。

更悲剧的是,朱允炆竟然听信了他的话,采用了他的方法,派人八百里加急将自己的旨意传到了北平布政使张昺的手中,命他尽快动手。

也许,所有知道这段历史的人都会觉得他是个笨蛋。作为一个皇帝,作为朱元璋最疼爱的孙子,他怎么可能笨到毫不犹豫就信了黄子澄的话?更何况,朱元璋在世之时,明明跟他讲过七了之乱的历史,他应该知道什么样的决定才是正确的。

可他现在没有办法做正确的决定。对于他来说,皇位不重要,江山不重要,重要的只有那抹身影,那个人。可如今朱高炽跳崖身亡,他知道自己跟朱棣的关系再也无法修复,两人注定永远对立,再也站不到一条线上。

所以,明知道黄子澄的话不可信,明知道黄子澄的办法不可行,明知道跟朱棣对抗的结果也许会是一败涂地,一无所有。可他只能如此错误的走下去,因为早已经在自己决定削藩那一刻开始,在自己对叔叔们下手那一刻开始,在自己发现朱棣跟高炽相爱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没有了退路。

或者,在更早之前,从自己脑子有关于朱棣的记忆开始,从自己习惯性的去追逐朱棣的步伐开始,从自己总是不经意的沉迷在朱棣宠溺的眼神里开始,就已经没有了退路……

============================================================================

北平燕王府,朱棣再次从噩梦中惊醒。叹了口气,抚了抚眉心,满心满眼的疲惫。

自从得知朱高炽跳崖之后,朱棣就再也没睡好过。每天夜里刚闭上眼睛,就会看到高炽的身影,听到高炽的声音。时而壮志豪情,与他一起策马奔驰于苍茫草原之间;时而温文尔雅,与他一起泛舟摇曳于碧绿翠湖之上;时而手持长剑,与他并肩携手战斗于激烈混战之中;时而身裹狐裘,与他十指相扣依偎于银白雪山之颠……

但无论什么场景,无论多么美好,无论多么缠绵,无论多么幸福,总会在画面陡然逆转之间变成那座漆黑孤绝的悬崖。朱高炽站在崖边,回头对他微笑,然后对他说,“父王,答应我,你要做个好皇帝,做个名垂千古的好皇帝”,再然后,便是他毅然转身一跃而下的决绝。

山风凛冽,如神鬼怒嚎,撕裂朱棣的灵魂。伸出的手抓不到朱高炽一丝一缕的衣角,只感觉到冷风咆哮,灵与肉生生分离的痛楚,锥心刺骨。

朱棣总会在这种自己无法承受的痛楚中惊醒过来,满头大汗在黑暗中思念着高炽再也无法入睡。

因为现在形势危急,他不能离开北平,所以只能飞鸽传书让应天的张麟、徐增寿等人暗中派人在朱高炽跳崖的地方四处搜寻,希望他还有一线生机。可数日过去,只收到张麟一封无奈的书信,说因为崖深陡峭,怪石嶙峋,搜索的人马根本下不去,世子殿下怕是生还无望。

朱棣的悲痛思念愈发猛烈,日思夜想,噩梦缠身,竟然引发了旧疾,一病不起。

徐仪华吩咐马三保守着朱棣,自己则转身出门去大庆寿寺找道衍。

马三保站在床边,看着朱棣失神的目光,听着朱棣声声“炽儿”,又是愧疚又是悔恨。想要开口,却又不知该如何劝慰。

那日他与沐昂摆脱潘安等人,逃进山林,径直就朝朱高炽所说的方向奔去了。可因为林深古幽,遮天蔽日,他们根本找不到方向。后来在山林里遇上徐辉祖带领的追兵,两人本想速战速决,尽快与朱高炽汇合,可对方人数众多,足足战了半个时辰才得以脱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