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6(1 / 2)

加入书签

</p>

</p>

朱棣拼个你死我活的将士们一见到自己的亲人,立刻上前相认,并从他们的嘴里得知朱棣起兵根本没动过北平城内的百姓一毫一发,立刻明白过来,是宋忠想让他们为他拼命而想出的计策。

于是,让宋忠做梦也想不到的场景出现了——他才刚匆匆忙忙赶到城门,便发现出城迎战的两万军士倒戈相向,将矛头一致对准了自己。

而朱棣身后那数万早已准备充分的军队跟随这两万军士疯狂的涌入怀来城中。朝廷守军见势根本毫无还手之力,指挥混乱之下全部溃不成军,四下奔逃。

宋忠见大势已去,狼狈躲藏,中燕军流矢身亡。怀来大破。

朱棣迅速集合军队,命张玉、朱能、沐晟兵分几路各个击破怀来四周守军。

当日傍晚,永平守将陆通以城归附燕王。

七月十八,临清守军大败,守将徐凯被俘而降。

七月二十一,山海关守将耿瓛力战而亡,所剩军队全数归附燕王。

七月二十五,燕军攻破彰德,守将缪尧在心腹忠将的掩护之下,化妆成百姓逃出彰德,投靠大同守军。

七月二十九,顺德守将秦偲不战而降,以城归附燕王。

自此,北平周围大多军事重镇已经全数落入朱棣手中,朝廷方面的军队伤亡惨重,只城下离北平较远的大同、大宁这些地方的守军还在坚持备战。但这些地方距离北平有一段距离,一时半会儿还构不成威胁。

正当朱棣准备回去北平,让将士们都好好修整以备接下来更为辛苦的战斗之时,突然接到遵化守将的告急文书,说是大宁守军都督刘贞率十万大军准备进攻遵化。

于是,朱棣只能率领将士,马不停蹄的朝遵化赶去。

得知朱棣回援的消息,原本正要攻打遵化的刘贞再也不敢轻举妄动,赶紧命大军退回到松亭关,守关不出。

刘贞是个老将,年事已高,跟宋忠比起来,他算得上比较小心谨慎的人。他知道朱棣这些天打了不少胜仗,收编了不少朝廷军队,也将自己之前的旧部拢回了一大部分,手下的人马基本上可以和自己并驾齐驱,甚至还有可能比自己更多。加上朱棣的战术谋略也让他非常忌惮。如果不是奉命行事,他这把老骨头还真不想跟朱棣这样的人杠上。

想想自己都一把年纪了,再过几个月自己就可以告老还乡了,打了一辈子的仗,总算是把命给保到了今天,他可不想这个时候死在朱棣手上。这年头儿,为国捐躯好像也没啥好处,能活着那才是最重要的。什么热血,什么斗志,那都是年轻人的事儿,离他已经很遥远了。

但他这一退守,就让朱棣很头疼。十万大军,不是个小数目,自己才刚夺下几座城池,根基尚不稳固。就算他们守关不出,并不进攻,也是个隐患。如果不将之除去,自己没有办法放心的继续进行下面的战斗。因为你不会知道这十万大军什么时候会能在后面咬上你一口。

所以,这十万大军必须解决。

但要怎么解决呢?硬打的话,没有十足的把握,松亭关地形奇特,易守难攻,更何况对方还有十万兵马;撤退吧,这十万大军又很有可能趁机入关,到时候不仅遵化保不住,就遵化跟北平的距离而言,有可能连北平都保不住。

正当朱棣为此事愁眉不展,在营帐里来来回回踱步的时候,张玉突然从门外走了进来,在他身后,还跟着一个被黑色斗篷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