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2(1 / 2)
</p>
</p>
守住北平的城门,等着朱棣回来。
朱棣见他没有再说话,知道他心里定是已经想过弯来,不再执拗。于是拍拍他的背,在他耳边轻轻道了声:“放心,父王会很快回来的。”
朱高炽将头埋进他怀里,环住他的手臂收紧了些:“你也放心,我不会让李景隆攻破北平的。”
朱棣微微俯首,亲吻着他的侧脸,笑道:“这个我相信。”
翌日,朱棣留了一万人马给朱高炽,亲自率领八万主力军前去支援永平。
农历九月初十,朱棣率军抵达永平,辽东过来的朝廷军果然不敢与朱棣交战,直接退出了山海关驻扎下来。
辽东军一驻扎,朱棣就犯了愁。打仗他不怕,就怕敌人退守。因为不能追太远,又不能长期驻扎在永平,万一自己一走,他们又进关,永平的问题永远得不到解决。必须把这些辽东军解决干净了他才能放心。可这边一进攻,那边就退守,这仗根本没法打。这些辽东军一看就是故意来跟朱棣斗智斗勇,好拖延时间,让李景隆在北平能专心攻城的。所以在时间上,朱棣根本耗不起。
于是,朱棣再次故技重施,来了个“反间计”,让朝廷和辽东军内讧,自己坐收渔翁之利。硬的不行就来软的,反正论耍手段,可没人是他朱棣的对手。
话说,这次辽东军出来的人马并不多,估计也没想过要真的攻打永平,这也许只是他们的调虎离山之计,让朱棣离开北平,李景隆好趁虚而入。
所谓人都有弱点,尤其是朝廷那帮文臣,他们最大的弱点,就是对谁都不信任。朱棣在朝这么多年,对这个朝廷太了解了,种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人事矛盾他都了然于心。比如这次辽东军的统帅吴高和杨文。
吴高这个人胆小甚微,行事非常缜密,如果不是十分有把握,一般不会贸然出击。而杨文这个人却是有勇无谋,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所以这两个人在一起,或多或少有些互补的作用。但因为杨文总是赞成主动出击,而吴高总是以谨慎为由,一再的退守,让习惯了用武力解决问题的杨文很是恼火。
朱棣了解这两个人的脾性,但最终还是决定从吴高下手。一来解决了吴高,那个没脑子的杨文就好对付多了;二来吴高的妹妹吴馨原本嫁给了朱棣的弟弟湘王朱柏,去年朱允炆执意削藩的时候,朱柏不堪受辱,关起门来和王妃吴馨点火自焚了。所以朝廷认为这个吴高肯定对他们怀恨在心,想要找机会跟朱棣合谋。当然,他们根本不会想到,凭吴高那比针眼儿还小的胆子根本干不出造反这种事。但有了这个前提,朱棣就好办多了。
他写了封信给吴高,内容无非是些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的话,却让人将那封信故意送到杨文手中。
杨文一看吴高是要造反啦,这还得了,赶紧把那封信八百里加急,送给了朝廷。朝廷那帮大臣一看,还在暗自得意,想着他们果然没猜错,吴高那小子真的要造反。
于是,吴高就这么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削了爵位,贬到广西去了。
杨文一看兵权都落到了自己手里,朱棣又带着人马近在咫尺,不好好的打一仗都对不起自己,于是直接命军队进入山海关,直接朝永平进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