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1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在她的弟弟爱德华王子降生之前,她是所有人的关注中心。而在爱德华王子出世之后,虽然她可以感觉到众人的注意力被略微分去了那么一部分,但她依然是相当受看重的。毕竟在这个时代,无论是农夫的孩子,还是女王的孩子,都有夭折的风险。

不过,随着女王陆陆续续的为她生了好几个弟妹,她所受到的关注也越来越少。不过没关系,那时候她也已经是个大女孩了,她不再是那个受照顾的人,而是成为了一个照顾别人的人。

可就在她以一个姐姐的身份爱着自己底下的弟妹时,之前被忽略的种种违和感也就出现了。她曾经以为自己有一个天底下最好的父亲,甚至有一段时间,她对他的爱超过了对自己母亲的爱,但爱是不能够被比较的,当她发现自己对于弟妹的爱,无论从真实性还是从深厚的程度来说,都要远远超过父亲时,她就开始怀疑之前的种种美景是不是自己的臆想,又或者自己还是个小孩子时,看不清大人面具下的真面目,她不得不痛苦的承认,她的父亲可能真的只是在履行一个丈夫和父亲的义务。

他对她们并没有多少真情实感,相反的,他一直满怀怨恨,因为他们的母亲不愿与他分享权利。她口中说着爱,却时常隐隐迁怒于他们的孩子。是的,她知道自己的父亲在外面也有情妇,情妇也为她生了私生子。或许在将来这些私生子还能因为与她的弟弟爱戴华王子有着相同的血脉而得到新王赐予的爵位,说起来可真是讽刺。

在她发现这点之前,所有人都称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为世界上最为和谐与真诚的一对夫妻,他们的爱情与婚姻被大肆渲染,甚至在女王陛下结婚之时她所穿的白婚纱和橙花花环,成为了女孩子们指定的婚服与花冠。

维基公主已经十三四岁了,婚事也已经被提上了日程。她知道有着她的母亲在,无论是血统还是国力,都注定了她能够选择到一个最好的婚事。她将来的丈夫不是王子,就是国王,

事实上,这个人选似乎早已确定,在女王陛下开办第一届世界博览会的时候,她邀请了她的表兄普鲁士的威廉王子,威廉王子的儿子腓特烈被带到维基公主的面前,公主被要求做一个和善的主人和向导,或许过了四年或者五年之后,腓特烈和他的父亲就会再度伦来到伦敦,向她求婚。

这桩婚事并不需要征求两个年轻人的意见,她们被安排在一起,就像是在餐桌上摆上一对合衬的餐具,但哪个少女没有幻想过爱情呢?但她此时只感到茫然,难道她的将来就是另一个母亲或者是父亲吗?

维基此时还不知道她所向往的爱情,可能是永远不会到来。但政治的残酷性,她倒是能够亲眼目睹,并感受到——伴随着一声清脆而巨大的碰撞声,隔壁房间的窗户被打破了,维基公主猛地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因为女王陛下正在分娩,虽然已经有着十几名医生和助产师围绕着她,而她也不是第一次生产之前,也没有出现过任何不祥的征兆,但王子和公主们还是被集合了起来。他们被放在一个大套间里,年幼的孩子在里面,年长的孩子在外面,这声巨响,惊吓到了维基公主,还有爱德华王子,还有两个较为年长的弟妹,她们发出惊叫,而侍女们个个面色苍白,保姆们连忙跑过来,把她们抱在怀里。

维基公主面色苍白的冲进了里间。将另外几个较小的弟妹,尤其是只有两岁的亚瑟王子,抱起来并把他们都推到床上,然后覆盖上一层厚重的毯子,与保姆们一起尽可能的安抚他们,但最小的两个孩子还是忍不住地大哭,怎么也哄不住,“拿点鸦片酊来。”维基公主命令道,保姆们面面相觑,一时间不敢聪明,确实,底层的妇人或者是一些不尽责的保姆,会给她们的孩子或者小雇主喂鸦片酊,好让他们尽快入睡,不要打搅她们去干活或者调情。但这里是王宫,她们的一举一动都有无数双眼睛看着,没有人敢如此胆大妄为,除非她想和她的全家上绞刑架。“或者拿蜜酒过来也行。”维基公主很快的改变了命令。

保姆们如逢大赦,她们迅速拿来了酒,加了很多蜂蜜和牛奶,喂给了几个孩子,这些东西都能够让他们尽快的安静下来。如果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一个昏昏沉沉,不会发出声音,胡乱挣扎的孩子,也不会成为逃跑的阻碍。维基公主一边让侍女们为弟妹们穿好衣服和鞋子,以防万一——一边跑回到外间去查看情况。

爱德华王子让弟弟和妹妹躲在窗台上,他靠在门边努力倾听着走廊上的声音,走廊上没有声音,他朝维基摇了摇头,面色凝重,手上握着一柄短枪,维基抿了抿嘴唇,也从墙壁上的装饰剑上抽了一把下来,感谢她的父亲阿尔伯特亲王以及她的母亲维多利亚女王陛下,维多利亚女王陛下因为曾经遭到过母亲的种种限制,所以对自己的孩子们一向十分纵容,甚至只要他们愿意,就能学习相同的东西,并不因为公主或者王子而有所区别对待。

而阿拉伯特亲王原本就非常的擅长和喜爱击剑,他甚至因人施教地教导过维基,维基的击剑技术并不在重于杀伤力,是在于延缓别人的脚步,增大自己逃生的几率,虽然维基没有想到过自己真有用到的一天,她朝爱德华王子苦笑了一下,和他分别站立在门扉的两侧。

之后的几分钟里,他们简直就是如日如年,维基公主的脑子里不知道掠过了多少史书中遭遇不幸的王子与公主,从被理查三世篡位的爱德华四世的两个王子——他们据说是被活活饿死的,死后被砌在了伦敦塔的墙壁里,再到距离不远的路易十六的四个儿女……他们在监狱中遭受了极大的侮辱与折磨,回到王宫后也没能活太久。

一串匆忙的脚步声就从远及近,有人在外面叩响了门,询问他们是否能够进来,维基从声音就能听出,那是首相以及另外几位重要的王室成员,她与弟弟爱德华王子对视了一眼,打开了门,首相走了进来,视线来回在他们之中犹豫了一会儿,最终慎重地行了一个礼,询问是否可以请爱德华王子去处理一桩极其紧要的事务。

维基之前也想到了许多恶劣的可能,民众叛乱、血亲篡位,甚至于是另一个世界对人世间发动了最后的进攻,世界末日即将来临——然后,有人告诉她——此时发生的事情固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可怕,但似乎也好不到哪里去。

人们正在征询爱德华王子的意见,毕竟他才是将来的国王。维基公主本来想走开,但爱德华紧紧的抓住了她的手,她可以感觉到他的双手又湿又软,还在发抖,甚至于紧靠着的肩膀也是。她看见爱德华双眼含泪,连忙为他擦拭,举起手才发现自己也已经是泪流满面。

是的,这对性情敏感的孩子也早已发现了父母之间的不和谐。但没有孩子会希望失去自己的母亲或是父亲,他们有意避开了这桩不堪的事实。

对于爱德华王子来说,行刺女王的嫌疑人,居然还有他的外祖母肯特公爵夫人——更是让他觉得难以接受。他比维基公主小两岁,又是一个男性,成为国王,几乎是命中注定的事情——只要他没有在成年前夭折。

肯特公爵夫人自然而然地将目标放在了他身上。虽然人们都说肯特公爵夫人是一个生性淫荡,冷酷自私,甚至是个崇拜着撒旦和地狱的女巫,他依然很喜欢她,哪怕他知道她的爱多半也是装出来的,但爱德华无论如何,也只不过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他会不由自主地倾向于那些与他熟悉,有感情的人,这无可厚非。

但现在是这两个亲爱的人想要杀死他的母亲,这是种什么概念?他几乎想要逃走——从人群的包围中,他不想做出任何决定,但维基公主反过来死死的拉住了他的手。“我在这里。”她哭着说:“弟弟,我在这里,妈妈……”她没有用母亲,而是用了这个所有孩子都会在最初的时候发出的简单音节:“妈妈也在这里,她需要我们。”

最后的一片混乱,就算是爱德华王子自己也想不起来是如何签署下那道命令的,孩子们只记得大臣们拿了这道命令后如释重负,立刻冲向了另一个房间,不过随即就有更多的人涌进来,留在他们身边,毕竟一旦女王有了差池,在这里的就是英国的新王。

半个小时后尘埃落定,两个犯人秉着一种有恃无恐的态度,没有做出太大的抵抗,他们只是在不断的发出或明或暗的威胁。肯特公爵夫人说的非常直白,无论如何,她都是女王陛下的母亲,将来国王的外祖母,而阿尔伯特亲王也十分从容,他坚称,这是一个误会,等到女王陛下醒来后,肯定能够还他一个清白。不过在此之前,他愿意接受诸位先生们的请求,留在某个房间里——他完全理解他们的忠诚,等到事情过去,他还要请求女王嘉奖他们。

整件事情听起来有些古怪,

但长期浸润在宫廷里的人倒是可以大致推断出这个过程——肯特公爵夫人与阿尔伯特亲王的阴谋并不复杂,只是利用了女王分娩的这个好时机。

这或许就是为什么直到如今,还有人对女性登上王位颇有非词的原因——国王和女王都需要继承人,但两者承受的风险完全不对等。

国王可能只需要几分钟就能完事,女王却需要几小时甚至几天,而且在分娩的过程中,就算没有人乘机动手脚,她也有段时间处于无法思考的混沌状态,在那段时间,她没法做出判断也没法颁布旨意,就算有大臣和将领留在她身边,他也无权对女王的事情指手画脚。

维多利亚女王甚至称不上疏忽,原本肯特公爵夫人与阿尔伯特亲王都只是她的附庸,因为都在“裙带关系”之内,他们之间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政敌——谁也没想到他们居然联合了起来。

不过大臣与贵族所利用的也就是这个空隙,女王陛下虽然正处于困境之中,但她还没死。她在分娩前所签署的任命阿尔伯特亲王为摄政王的旨意未能生效,肯特公爵夫人更是不用说——她都没出现正式的文书上。现在女王陛下危在旦夕,唯一能够做出决定的当然就只有她的继承人了。

爱德华王子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做错,他是否真的签署了一份可能置自己的亲生父亲于死地的文件?只能说维多利亚女王陛下在这十几年之中为孩子们树立的观念——也就是说,她来主持朝政,管理国家,他们的父亲则照料家庭,抚养孩子的认知终于起到了作用。在父亲和母亲之间,她们最终还是选择了母亲。等到女王苏醒,他们的小弟弟也被送入了育婴室,是他们也终于能够从房间里走出来,见到了自己的母亲。

女王告诉他们说,他们做的很好,非常正确,她安然无恙,他们的弟弟也是,并且挨个亲吻了他们,母亲的嘴唇又凉又硬,维基公主看在爱德华王子双唇翕动了好几次,但还是没能问出来。

章节目录